您的当前位置:

公路建设

  1998年,全省公路建设年投资由46亿元调增至67亿元,实际完成71亿元,开工建设里程867公里,面对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的实际,全省交通部门破除单纯依靠交通部门出资修路的观念,面向市场搞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实行“开放式”办交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就一条路或一段路的建设对全社会开放,谁都可以引资、可以建设,坚持“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实现公路建设和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现有路桥存量资产,积极寻求伙伴,出租、出售、转让、合作经营路桥经营权,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公路建设的新机制,如成立股份制公司等;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和争取发行公路建设债券。大胆探索并实践形成了全省公路建设的多种模式。一、哈机场高速公路模式一地方政府修路模式。将哈机场高速公路这条收益好的公路全权托转给哈尔滨市并由交通行业之外的部门承办,从而调动起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参与修建公路的积极性。二、呼绥高速公路模式一企业修路模式。呼兰至绥化高速公路总投资为21亿元,这条路全面承包给拥有8 000名职工的黑龙江省路桥公司,由路桥公司筹资一包括内部集资、贷款来修这条路,使企业由单纯修路到建设、管理、经营一体化,扩大了企业的内涵,为企业的发展积攒了后劲和树立了多个支撑点。这次省路桥公司采用BOT修路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三、鹤佳高速公路模式一合作修路模式。现有的鹤岗至佳木斯公路为高速公路的半幅,另半幅的修建初步拟定将由鹤岗市负责组织,鹤岗矿务局为一方,负责出施工队伍、部分设备和部分材料(煤矸石等)这就为作为困难企业的鹤岗矿务局下岗职工和闲置设备找到出路;鹤岗市政府为一方,将组织水泥厂等有关企业以原材料投入公路建设,将原材料变为资本经营,这也同时解决了目前建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搞活了建材企业;交通部门为一方,负责规划、设计和工程监理。工程建设的垫底资金、人工等费用的支出,从现有的公路收费中解决,路建成后,与现有的公路经营权一同交给鹤岗市政府,根据投资情况,地方政府收费经营,若干年后再把路的经营权交给交通部门。四、哈双高速公路模式一项目业主模式。哈尔滨至双城高速公路的建设单位不是作为行政机构的指挥部,而是新组建的企业一哈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项目业主,按《公司法》规范公司行为,确立公司资本,承担公司债务,依法设立以盈利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哈双公司建设资金除上级交通部门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作公司资本金外,其余建设所需资金采取向国内外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券、内部集资等形式筹集。哈双公司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债务由哈双公司承担,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五、鸡七公路模式一部门修路模式。鸡西至七台河二级公路已于1998年9月建成通车。通常跨地(市)的公路建设由省交通部门牵头组织,在这条公路上,打破了地区间的界限,由鸡西市交通部门统一承担了组织建设的任务,建设资金除由省交通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外,其余由地方筹措,主要是贷款和集资。六、哈大高速公路模式一股份制模式。哈尔滨至大庆高速公路和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与吉林到四平高速公路“捆绑”在一起,组建了东北高速公路公司,正在积极运作上市,这为本省实现路桥的资本运营、滚动发展先行一步。(张延中 李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