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998年,哈尔滨铁路局实现了全年盈亏目标。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全局紧紧抓住客货营销、成本控制、多经发展三大关键展开攻坚战。在客货营销上,针对货源不足、运量大幅度下降,以及特大水灾的影响,大力实施了“盯住煤炭、突破粮食、深挖白货、超客补货”的营销策略,采取了调整运行图,实施新图提速,开行精品列车,调整货物运价,发展集装箱运输,调整机构,理顺体制,整顿价外收费等一系列参与市场竞争的措施,按月下达指标,落实增运增收责任,促进了增运补欠工作。全年货物发送量完成14 235万吨,旅客发送量完成10 953万人,换算周转量完成980.6亿吨公里,运输收入完成77.3亿元。按铁道部下达的盈亏一体化考核目标,全局盈亏计划完成- 59534万元,其中,运输业亏损62620万元,工附业亏损4 834万元,多经实现利润8 000万元,实现了水害后铁道部调整的盈亏目标。
    抗洪抢险取得胜利。1998年,哈局遭受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路局、局党委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把抗洪抢险,确保大动脉畅通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在抢修滨洲线277公里决口战斗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路局提出了“奋战十昼夜,誓保8·25开通滨洲线”的战斗号令,不惜一切代价,经过十个昼夜的连续奋战,保证了滨洲线8月25日正式通车。
    减员分流超额完成计划。路局先后出台了《哈尔滨铁路局用工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重申了严格劳动合同管理的8个条件,三次调整了外出劳务职工的待遇,实行了企业内部退养制度,建立了“息工”制度,重新核定了定员标准,制定了控制职工总量的办法,减少了计划外用工,调整了生产布局,建立了竞争上岗的制度。同时,狠抓了“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到年末,全局运输业减员人数已累计完成27 655人,较部下达的1998年末减员计划多减9 855人,已完成三年目标的77.7%。
    企业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根据铁道部党组关于撤销加格达奇、伊图里河分局,分别并入齐齐哈尔、海拉尔分局的通知精神,积极稳妥、顺利地实施了这项企业重构的重大改革决策。同时,路局于年初确定的十一项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实施,并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牡分局全面推进转机建制试点,哈分局、海分局相继进行了站装合一管理制试点。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分局在部分站段进行了内部企业化经营的探索。
    安全生产登上新台阶。狠抓了提速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12项重点工程项目,特别是京哈线哈陶段和滨洲线哈齐段的提速工程,做到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努力加大安全投入,不断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1998年连续达成了三个安全百日、登上了三个台阶,截至年末,累计实现了无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1 670天和第四个安全年,创造了安全生产新记录,使哈局安全成绩居全路第一。
    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新图、提速,加大了科技工作含量,全面完成了提速区段和与提速相关行车设备的科研与应用。围绕强化营销手段和加强行车指挥系统的开发,全局计算机网络建设有了较大进展。75个车站342个窗口实现了微机售票,35个车站与售票中心联网,具备了异地售票和票额资源共享功能。哈、齐、牡、佳分局的调度监督基干网络基本形成。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达到实用化程度。全年共完成推广科研项目32项,科研攻关59项,完成局科技成果鉴定28项,并涌现出一大批部、局级先进单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
    职工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在增加职工收入方面,出台了两项工资政策,一是为每名职工增加两档技能工资,二是在全局实现安全生产1 600天之后,对每名职工人均一次性奖励200元。全年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1 112元,比上年增长3.2%。在改善居住条件方面,全局建房15 785户。同时,筹措资金1 000万元.用于补助各分局物业小区建设。为了解决水害住宅问题,路局筹措资金新建住宅2 000户,抢修住宅2 747户,使受灾职工全部得到安置。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新扩建中小学4所,进一步增加了招生数量。在改善医疗条件方面,全局投资的力度大于往年,使一大批医疗设备得到更新。(王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