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
全省粮食总产300.85亿公斤,其中粮豆294.2亿公斤,剔除农村三留115亿公斤,商品量为179.2亿公斤。按照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的政策要求,省政府提前制定并组织实施粮食收购工作“预案”,计划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150亿公斤,其中定购粮40.8亿公斤,保护价粮88.88亿公斤,议价大豆及杂粮20.32亿公斤。从1998年新粮收购起,执行国家规定的水分、杂质低于或高于标准实行新的增加扣价和扣量办法。同时实行玉米降水费用补贴,不分时间,不分定购粮和保护价粮,只要农民送交水分在14.6%至18%,每公斤补贴2分钱,在14.5%以下的每公斤补贴4分钱。严格执行粮款结算政策,坚持户交户结、即收即付、不代扣代缴除农业税以外的任何税费,保证了农民一手交粮,一手拿到现金。完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实行了公开检斤、密码检质、质检人员持证上岗;公布质量标准、价格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粮食收购政策,提高了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全省投入专项资金,购置了400台快速谷物水分测定仪和288台屏幕显示电子秤,小麦收购全部实现了仪器测水验质,秋粮收购测水实行了感官鉴定与仪器复验、抽检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误差。采取多开秤口、窗口、堆口,延长接收营业时间等办法加快接收和结算进度,缩短送粮农民排队时间。佳木斯、鹤岗、双鸭山等地优先收购异地开发户的粮食,保证让他们早日回家过春节。由于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工作得力,动手早、行动快,准备工作扎实、充分,保证了收购高潮期间收购、烘晒有条不紊,经受住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第一年执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严峻考验,基本解决了全省粮食收储工作的难点、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到1999年3月31日,全省粮食收储企业已收购入库粮食102.4亿公斤,其中定购粮36.1亿公斤,保护价粮61.8亿公斤,议价大豆及杂粮4.5亿公斤。(闫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