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科学基金
围绕基础研究和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组织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省青年和留学归国人员科学基金。1998年,省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了132个项目,有些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如哈工大刘树田教授经过两年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广义分数傅立叶变换理论描述,给予了较完备的证明;牛济泰教授的“微合金钢多道次热轧物理模拟及人工智能控制”课题在材料领域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东北农大宋铭忻教授的“核酸探针杂交技术在旋毛虫分类上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评选出12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平均年龄37.3岁,总资助额200万元。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东北农业大学秦智伟研究开发的“网纹甜瓜棚室栽培技术”在全国18个省市推广试种,在哈尔滨市大面积栽培并上市;哈工大周玉教授研制的“喉衬”,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解决了关键部件,《陶瓷材料学》专著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省青年和留学归国人员科学基金共资助42个项目,其中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1项,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34.3岁:留学归国人员科学基金资助11项,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36.1岁。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拓宽基金来源,建立基金委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自然科学基金的联合资助体系,组织落实了7个联合资助单位。引导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大庆昌盛工程技术公司、哈焊接切割设备公司等5家企业开展联合资助项目研究。加强和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与哈师大、东北林大共同组织召开“第三届国际有机金属、金属络合物和催化学术会议”、“东亚鹤类国际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赫丹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