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科技

  以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为核心,加快种子工程建设步伐,全年共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系)35个,比上年增加20个,其中粮食作物24个,经济作物5个,园艺类作物6个。同时进一步加强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以粮食增产为目标,积极开展四大作物大面积高产攻关。组织科技人员在全省35个县(市)、47个农场开展大豆、玉米、水稻、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全省共建立试验示范推广田3 597.28万亩(超额597万亩),在大灾之年仍获总产137.62亿公斤。通过攻关初步形成四大作物高产综合技术新模式,为全省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以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强化“两高一优”农业试验示范区和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双城市“两高一优”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区、拜泉县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区、友谊农场“两高一优”农业现代化试验示范区、同江市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基地、饶河县珍贵毛皮动物产业化基地、抚远县名优特鱼产业化基地、大兴安岭脱毒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名优特蔬菜产业化基地、省自然资源研究所花卉中试基地等一批“两高一优”农业试验示范区和优势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已建立起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雏形,实现按产业化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形成了产业精干、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农村经济新格局。进一步集中力量,重点实施6个国家级、14个省级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取得良好进展。如: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在全省6个核心试验区和17个辐射示范区共落实面积1 260.80万亩,获总产19.74亿公斤,其中超高产样板田亩产达244.6公斤。以不到全省大豆1/4的面积,收获了超过1/3的大豆产量。松嫩一三江平原中低产地治理与区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9个不同类型区建立试验区14.0万亩、示范区120.0万亩、辐射推广区1 150.0万亩。与“八五”期间相比,三区粮豆单产分别增长20%~ 40%、15% ~ 20%和10%,试区人均收入平均提高45%。(王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