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石油化学分院调整内部结构

  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所编制460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地方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几十年来,研究所一直承担国家和部委、省的重大攻关课题。中国在国防、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的每项重大成就,几乎都离不开该所研制的高分子结构胶粘剂。但前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很难在此深入。所内管理不善、纪律松弛、人心不稳、资金短缺,面临发展的困境。1998年1月,省科学院党组调整所领导班子。经一个半月的调研,所内制定出以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的深化改革方案。3月,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所更名为“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分院”。新领导班子对分院的学科专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分院把胶粘剂、芳烃综合利用、精细化工产品、型煤系列技术作为学科(专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建立“芳烃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精细化学品研究所”、“煤化工研究所”和“胶粘剂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专业方向明确、人员精干的研究与开发系统。分院原12个企业除个别改组为研究所的中试基地外,其余都划入总公司-六环公司,形成力量集中、管理统一的科技企业系统。分院原12个科室经精简、分流,调整为“三办”、“三处”、“一室”,管理人员由原来的50人减为29人。原物资供应和后勤服务部门改组为物业公司和后勤服务中心,形成精于、高效的管理服务系统。四大专业方向、三大组织系统的形成,解决了人员分流的老大难问题,使管理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科技企业经营人员的比例为1:5:5。为保证既换“牌子”又转变“机制”,分院系统地制订或修订规章、制度41份800多条(项),涵盖分院的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等16个方面的工作,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研究院所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新的运行机制和科技人员、干部、工人新的行为规范。过去混乱的管理被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所替代。依托新结构形成的新机制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分院在研究与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化、科学管理等各方面创造出新的业绩,顺利完成了1998年各项主要任务。(章 力 奚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