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重大攻关项目通过鉴定
到1998年底,省科学院先后有43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并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其中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与DNA序列的分析”用PCR法在国内首次克隆了纳豆激酶基因并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为申报国家二类新药提供了必须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同类研究水平。“聚合级高纯度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黄酸(简称AMPS)合成研究”是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分院承担的省重大攻关项目。AMPS是一种现代最新工业化的硫磺系含烯基的强酸型水溶性阴离子单体,极易自聚或与其他烯基单体共聚,其聚合物都是优秀的功能高分子电解质,作为燃料固定剂、絮凝剂、分散剂、增粘增稠剂已广泛应用于化纤、塑料、涂料、表面活性剂、造纸、水处理和油田化学等领域。聚合级AMPS能改进抽丝工艺,提高可纺性,是当今腈纶工业所使用的价格昂贵的第三单体-苯乙烯磺酸钠的换代产品,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0吨/年四氢噻吩中间试验试生产”项目也是省重大攻关项目,已在绥棱化工厂投产。四氢噻吩(简称THT)是无色、无毒、无腐蚀性、有强烈臭味的液体,主要用做管道煤气、天然气和液化气等燃料气的赋臭剂,可有效地防止爆炸、火灾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我国每年需要200吨,大部分购自国外。“70吨/年四氢噻吩中间试验试生产”项目的完成可替代部分进口。(王 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