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评价
1998年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稍少,初霜冻普遍偏晚。春旱、东部地区春夏连旱及夏季局地洪涝灾害严重。
全省年平均气温6.5℃,比历年平均高2.5℃,为历史上出现的最高值。冬季气温偏高,南部地区异常偏高。3—5月全省平均气温比历年高3.5℃,为建国以来最高值。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lO℃初日,大部分地区比常年早10天左右。5月15—20日哈尔滨市平均气温高达22℃,异常偏暖。6—8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0.4℃,比历年高0.4℃。日平均气温≥l℃的累积积温全省平均为1 880℃,比历年多37℃。9—10月全省平均气温比历年高2.4℃,10月份全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lO℃日数多达20天以上。全省年平均降水量593.9毫米,比历年多近二成,比上年多43毫米。春、夏、秋季雨量均偏多,时空差异大,春季西部少雨,夏季西多东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487.0小时,比历年少近200小时,主要少在夏、秋两季。初霜冻比常年普遍偏晚2~9天,无霜期平均为135天,比历年多5天。
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冬季少雪高温、春旱大风、东部地区春夏连旱、夏季局地洪涝等。入冬后,全省降水持续偏少,分布区域不均,高温使积雪迅速融化,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南部最差,部分市县达80年代以来最差墒情,西南部地区风化现象突出。春季大风日数多,5月份甘南、龙江县10米/秒以上大风日数达17天,比历年多10天左右。4月20日嘉荫县从10时02分至19时11分出现历史罕见大风天气,持续九个多小时,瞬间最大风速达29米/秒(11级)。4月20日伊春市五营区出现瞬间风速34米/秒(12级)大风。春季大风摧毁塑料大棚、楼顶房盖,刮倒林木,造成重大损失。西部地区的严重春旱至5月下旬基本解除。5月中旬至6月下旬,牡丹江市降水少,无透雨,出现了较重的春夏连旱。7月中旬后,三江平原东部降水明显偏少,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抚远、同江等地出现历史少有的伏旱,对小麦、大豆等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夏季本省局地连降暴雨、大暴雨,6月份北部地区降水量多达200毫米以上,致使嫩江流域及部分中小河流水位迅猛上涨。7月下旬本省西部地区降水普遍偏多,8月10—14日,甘南等地出现历史罕见连续特大降水,雨量达486毫米。6—8月嫩江流域降雨量达到550毫米以上,嫩江中游多达700~1000毫米,导致嫩江、松花江发生了历年罕见的特大洪水。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1998年除夏季受洪涝灾害地区外,大部地区作物生长季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农业气象条件良好。(李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