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
市委书记:李清林 1944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副书记:曹广亮 杨国俊 董克勇 王华放
史文清
市人大主任:孟广遂
副主任:富亚洲(满族) 盛祖宏 洪企鹏
高树文 陈云来 赵国胜 张金孝
薛恩华
市 长:曹广亮 1944年9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10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岳玉泉 方世昌 张松岭 尚玉金
张振藩 程幼东 赵书然 盖如垠
市政协主席:程道喜
副主席:伍增荣 杨 林 宋恒永 谢英梅
董月勤 李 直 张春生 钱乙余
于洪保
【概况】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0.5%和12.5%。实现财政总收入72.82亿元,增长1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55亿元,增长13.6%。开展项目年活动取得成效,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93亿元,增长10.3%。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7.8%;粮豆薯总产量87.9亿公斤,增长1.7%。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度加大,实现经营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25亿元,增长8%。国家立项的49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超额完成任务。
实现工业总产值609.5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5%;增加值207.11亿元,增长10.8%。完成技改投资39.8亿元,增长15.4%。东安4G1发动机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26个重点项目竣工,开发新产品71项,21户企业通过IS09000质量认证,25户企业扭亏脱困,减亏1.8亿元。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1%,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8亿元,增长11.2%。接待国际、国内游客633.2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13%,被国家命名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94亿元,增长41.2%;全市市话程控交换机容量达172.8万门,增加20.94万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17.3%和13.8%。
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45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55.1%提高到55.4%。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8.6%、21.8%和16.8%;区街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增长53.7%、49%和48%:个体、私营经济产值、营业额分别增长27.1%和22.2%。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 850家。
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26户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制氧机厂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试点取得进展。新组建了通用机械等10个企业集团。东安、龙涤、航天风华A股上市募集资金10.71亿元;空调、阿继A股上市得到中国证监会批准。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131户企业下放区、县(市)管理,出售158户。阿城糖厂依法破产,成为全国最大的破产个案,并成功实现了国有资产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哈尔滨航空机电制造公司等14户企业被优势企业兼并;哈尔滨拖拉机厂等8户企业实行减员增效,共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近10亿元。
已有91.22万名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部门的基本养老保险,26.75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稳步展开。19.7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60%;基本保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足额发放。
出售公有住房115万平方米,公积金开户率达90%。
对外开放在困境中取得新成绩。实现进出口额8.75亿美元,增长3.2%。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3户,合同外资额1.5亿美元,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额1.83亿美元,增长1.7%。辟建了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和对俄出口加工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总产值48亿元,增长11.6%;财政收入4.2亿元,增长20%;新进区外商投资企业28户,合同外资额7 699.3万美元,到位资金5 084万美元;内联企业137户,注册资本5.7亿元。执行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项目585项,引进资金12.9亿元。在第九届“哈洽会”上,签订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合同金额9.8亿美元。成功举办了98年国际北方城市会议。
深入实施“五个标志性工程”,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2%,提高2.6个百分点。取得科技成果912项,重点转化和推广科技成果124项。具有国际水平的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科技市场繁荣活跃,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8.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1亿元,增长34%;新人区企业146户。保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加强中小学内部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职工年均工资5 560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449.53元,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2 588.2元,增长3.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5.26亿元,增长14.1%。市场物价平稳,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0.6%。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17.35平方米增加到17.65平方米;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7.81平方米增加到8.17平方米。
【市政府着重办好十件实事】
1.做好扶贫工作,实现5个乡、100个村、3.8万户、15.9万人脱贫。2.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市安置再就业19.73万人。3.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4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下放130户国有工业企业,市属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9%。4.保证居民“米袋子”、“菜篮子”供应,提高商品档次和经营水平,粮食总产实现879万吨,菜薯面积105.2万亩,商品量211.4万吨。5.提高人口素质,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人口自然增长率4.55‰;保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6.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初步完善了三个市场商业中心,南极、康安、三马等批发群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蔬菜副食品专业批发市场综合楼完成基础设施。7.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综合治理马家沟河,完成河道整治7 296延长米;综合改造动力交通广场、渠化市区主要交通线路,完成工作量7 700万元,已建成通车;市区新增公共绿地54,98万平方米;完成更新改造150条街路路灯,新建110条无灯街路灯,亮灯率达95%。8.加大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加快住宅建设,完成开发总规模515万平方米,竣工145万平方米;完成在建规模704万平方米,竣工351万平方米;解决4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5 452户。9.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大气总悬浮微粒率日均值0.270毫克/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2.6%,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7,5分贝,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7.4%,完成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试点建设11个。10.实施“长治久安基础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7万起,破案1.95万起,综合破案率72.3%。其中大案立案1.61万起,破案1 140起,破案率达70.6%,特大案件立案2 566起,破案1 839起,破案率71.67%。
【98年哈尔滨国际北方城市会议】
1月15—18日,国际北方城市市长协会主办、哈尔滨市政府承办的98年哈尔滨国际北方城市会议在哈市隆重召开,会议历时4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届大会由第8届国际北方城市市长会、论坛会、博览会三个部分组成,同步进行;会议的主题是“让我们共同创造多姿多彩的北方世界”。开幕式上,黑龙江省省长田凤山,本届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国际北方城市市长协会主席、日本扎幌市市长桂信雄和本届大会主席、哈尔滨市市长曹广亮分别致辞、讲话;来自中国、加拿大、日本、丹麦、瑞典、芬兰、挪威、俄罗斯、美国、蒙古等10个国家的49个北方城市市长,俄罗斯和中国的观察员及一些国家的驻华使馆官员参加了会议。闭幕式上,会议以决议形式通过了向全力支持本届会议的哈尔滨市人民及其市政府表示感谢和2002年国际北方城市会议由日本青森市主办等7项提议。会议期间,论坛会共收到论文93篇,其中国外18篇,120名国内外专家围绕着北方城市建设、管理与发展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自日本、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加拿大、英国等7个国家10个城市的100多名客商和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100多家企业及哈市近千家企业参加了本届博览会暨洽谈会;与会的中外嘉宾还观看了冰灯雪雕,参加了各种文化活动。中国邮电部为本届会议发行邮资明信卡;并寄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国际北方城市会议首上明信片。
【战胜150年一遇特大洪水】
8月,哈尔滨市遭受了1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洪水来势猛、水位高、流量大、持续时间长。8月22日,第三次洪峰到达哈市的最高水位为121.14米(含测点位差0.25米),最大流量17 400秒立米,超过1957年历史最高水位0.84米,流量超过5 200秒立米。洪峰在城区江段持续32小时,在全市江段持续202小时。在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抗洪抢险斗争面临异常严峻形势之际,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江泽民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3万余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的全力支持下,把抗洪抢险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带领全市人民以决战决胜的英雄气概,全力以赴与洪水进行了殊死搏斗,创造了用低标准的堤防抵御、战胜150年一遇特大洪水的奇迹,实现了“确保哈尔滨城区安全、确保松花江干堤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目标,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优化经济结构】
1998年,哈尔滨市按照“抓住一头、退出一块、放开一片”思路,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哈电站、哈医药等大企业、大集团得到重点扶持,拍卖出售了131户国有中小企业,151户企业下放到区、县(市)管理。建立起各类龙头企业276个,其中新建、扩建投入500万元以上的51个,产值超千万元、利税超百万元的60个。玉米、畜禽、菜瓜果、山产品、建材五大类产业链建起“龙头”162个,种植基地618处,面积达80万公顷。放肥、放手、放量发展非国有经济,个体、私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21.78万户,同比增长21.5%,实现产值28.26亿元,增长35.4%;私营企业产值超千万元的50户,超百万元的700户。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1 880户,实现产值62.3亿元,创利税6.91亿元。据统计,全市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452.16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5.4%,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07.11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3亿元,同比增长12.5%。
【技术改造任务提前告竣】
至1998年11月,对全市工业增长起“挑大梁”作用的全市技术改造任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完成工作量28亿元以上,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26亿元目标;计划竣工项目25项,实际竣工26项;投产、达产项目跟踪问效68个,已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利润3.75亿元,实现税金1亿元。不宜再实施的32个项目坚决予以淘汰,避免了资金盲目投入。技改使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得到强化,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同时使全市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马家沟综合整治完成计划目标】 新建污水截流管线3.44公里、溢流井6座、闸门井1座,清淘旧有截流管和导虹管,提高了污水截流能力;完成了12座提水泵站完善工作;对海城桥至热力桥、任家桥至和兴桥等6处重点河段进行整治,清运土方53万立方米,砌石5万立方米,铺装道板1.1万平方米,铺设预制砼块7.2万平方米,植被护坡4 244平方米;建成了马家沟大型沿河公园—风铃园。
【动力广场综合改造工程竣工】
总投资7 700万元,在动力广场和平路至哈平路方向建设501米长开敞式直行地道桥,和兴路至大庆路方向建设498米长高架桥,地面建设4.2万平方米环岛道路,建成三层环型互通式立交桥。配套打通拓宽了哈平头道街、动源头道街、体育头道街和园林街,建设了2.1万平方米绿地和路灯、交通设施,同时对广场周边地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善了城市西部地区交通状况和广场周边环境面貌。
【松花江跨江索道开通】
市重点工程松花江跨江索道于1月15日正式开通营运,成为东北三省第一条跨越大江索道。该索道从1997年7月末开始动工,经过短短5个月时间顺利竣工。索道全部采用奥地利多佩玛亚公司世界一流产品,全长1 156米。南站始于通江街广场,北站设在太阳岛中心,配有8人吊箱25个。江面铁塔支架高70多米,每小时运量达1 500人。游人可登上缆车,凭高观赏江上风景。
【住宅建设步伐加快】
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需要出发,加大了住宅建设工作推进力度,全市住宅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共完成建设投资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住宅建设规模达7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竣工3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9平方米。河松、河柏、安埠、康安等10多片小区粗具规模。(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 杜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