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区
区委书记:迟有仁 1945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95年11月任现职。
区人大主任:徐万才
区 长:王铁强 1957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副区长:张惠涛 吕玉凤(女) 张 炎
王心刚 赵新民 杨 森
区政协主席:王家荣
【概况】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8 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9.8%、24.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1:33.8:53.1;实现利税总额19 941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区财政收入17 378万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实现区级财政收入11 008万元,为年预算的120.6%,比上年增长23%。克服严重洪涝灾害影响,农业取得较好收成,实现总产值32 072万元,比上年增长7.8%。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总产值76 653万元,增长28.6%,实缴税金1 509万元,比上年增长35.3%。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2.9个百分点。松北、松浦两镇财政收入分别实现763万元和526万元,比上年增长46.5%和47.2%,进入省级财政收入强乡(镇)行列。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实现产值181 677万元,增长24.6%,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区直工业实现总产值21 556万元、税金292万元。区直个体私营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个体私营业户增加到18 620户,比上年增长20.9%,涌现一批纳税大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区级税收3 231万元,占区级收入的35.4%。街道经济迅猛发展,实现总产值22 882万元,比上年增长79.6%;实现利税总额2 399万元,比上年增长49.6%;实现区级财政收入7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7%。招商引资上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新上项目123项,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2项、工业项目65项,引资额达4.04亿元,实际到位3.03亿元,是前4年的总和。已有92个项目开工。区级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日益深入,涌现出省、市、区先进文明单位387个,连续3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标兵称号。实施星火项目9项,开发科技新产品30项,其中2项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落实农业科技项目26项,引进粮菜新品种19个。中、小学规范化建设达标率分别为100%和86.8%,创建了哈尔滨市第一综合高级中学校。
夏秋之交,全区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用血肉之躯,以低标准的堤防成功地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洪水过后,又全力开展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确保了灾区稳定。被评为全省抗洪抢险先进集体标兵。
【个体私营经济稳定增长】
1998年,该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道外区经济的若干规定》、《道外区招商引资若干优惠政策》和《道外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加强政策扶持。先后举办5次由工商、税务、公安等17个部门参加的“一条龙现场服务办公会”,定期组织召开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协调例会。及时解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实施与个体私营业户不定期联系制度和专访制度。广泛征求对该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对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论证,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个体私营业户已达18 620户,同比增长21%;从业人员达55 059人,同比增长20.8%;实现营销额542 750万元,超年计划的8.3%,同比增长27%:实现税金6 162万元,超年计划的2.7%,同比增长15%。个体私营经济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1.6个百分点。
【长春街综合整治工程】
该工程西起道外头道街,东至十四道街,全长1 217米,涉及5个方面19项工程,总投资600万元;工程历时两个月,于6月30日全部完工。改造后的长春街,车行道由8米拓宽为12米,人行道全部彩化铺装,总面积23 960平方米;完善安装雨水井50座,辟建1 000平方米的欧式风格休闲区,沿街绿化1 337.5平方米,拆除私建滥建105处,清理门前乱堆乱放156处,改装电信线路1 114延长米;沿街建筑物全部粉刷、油饰,商服门脸全部装修。改造后的长春街已成为道外区道路畅通、设施配套、街路整洁、占道规范,以分流交通为主并具有商业特色的城市交通次干道。(中共道外区委办公室 马淑玲 宋林祥 陈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