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
市委书记:张继先 1946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5月参加工作,1996年4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张春林
市 长:乔树江 1962年5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7年10月任现职。
副市长:高维云 郭景友 时也方 李海洙
孟宪成 张志刚
市政协主席:刘东辉
【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6%、10.5%和17.8%。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实现35.2亿元,比上年增长9.5%;粮食总产15.3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1.5%;畜牧业总产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长4.2%;水产品总量达8 400吨,比上年增长6.4%;更新大中型拖拉机71台,大型农机具1 440台(套),推广水稻插秧施肥机172台(件);全市共植树造林3.6万亩,超计划38%。
工业
总产值实现84 64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把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10户非国有企业和37户国有企业作为市工业发展的重点,制定了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产值比上年增长20%,实现税金比计划增长34%。
财贸
财政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预算支出共完成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998万元,占同期的104.5%,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8.02亿元。集市贸易额实现4.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市个体工商业户达13 364户。保险收入实现2 665万元,比上年增长52.67%。
社会事业
全年共组织实施了23项科技计划;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文化市场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在哈尔滨市第15届全民运动会上获特殊贡献奖;计划生育率达到96.2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36‰;28个乡镇全部实现有线收视,入网户超过3万户。
【城乡建设】
黑大路五常段的改建工程进展顺利;投资300万元,把五常镇文化桥东路和体育南路建成了白色路面;投资620万元把山河镇内的奋斗路建成了白色路面,地方道路建设又上新水平,干线公路和地方道路均跨入A级,被评为全省公路建设先进市。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 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670元。商品零售价格、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分别比年初下降3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全年投资近1.5亿元,开发商品住宅楼34栋、21.1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8.1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9平方米。农村住宅砖瓦化率达到67%,比上年提高6%。
【被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市】
10月本市“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的评估验收,得到了考察组的高度评价。年末,经国家批准,本市“两基”工作跨进了全国先进县(市)行列。
【磨盘山水库给哈尔滨市供水工程计划】 磨盘山水库工程经哈尔滨市市长常务会议和常委会研究通过,已成立了由哈尔滨市市长曹广亮为组长、副市长方世昌为副组长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法人代表为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此项工程是哈尔滨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建设工程,工程计划投资40亿元,规划建设期为5年。
【水利事业发展迅速】
近两年来,共投入水利构造物工程建设资金4 400万元。新完成255个工程,超过1980-1995年国家投资建设的总和,还多了1 000万元。
【农民成为水利建设投资主体】
五常市兴隆村每个农民出义务工30个左右,修了一条千米长的引水支线,将4 000亩旱田改成了水田,水稻获得大丰收。一亩水田的效益相当于三亩旱田。五常市在水利建设中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全县农民成为水利建设的投资主体。近两年新修建的182处构造物水利工程,农民投资已占93%。90年代中期,经过实地踏查和专家论证,五常市现存的2 228处水利工程中,有726处工程需要重建和维修,共需资金5 000万元,如果单靠上级专项投入,需要25年才能完成。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走民办兴修水利设施的意见。(五常市政府办公室 张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