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依兰县

  县委书记:王学东 1946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张秉和
    县 长:赵 满 1951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副县长:陈德春 封殿辉 胡殿君 姚 生 杨晓春 秦炳芳
    县政协主席:张树霖
    【概况】
    农业 农业生产战胜了春旱、低温、冰雹、虫害和特大洪涝灾害,实现农业总产值8亿元,增长5.7%,粮食总产达到6亿公斤,畜牧业总产值实现2.7亿元,增长8.4%。农业特色经济有了新发展,棚室蔬菜生产正向基地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获黑龙杯竞赛金奖,夺得十连冠;完成绿化造林4.5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
    工业
    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出售、股份制改造、破产、兼并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力组织实施公有企业改革,工业经济在改革中再现生机和活力,工业总产值实现5亿元,增长17.8%。
    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
    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14.4亿元,增长9%。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完成10.7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4 492万元,增长15%。个体工商业户达到6 952户,从业人员1.06万人,分别增长14%、1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8亿元,增长20.5%。
    财税金融流通
    财政收入完成9 010万元,增长4.3%。贷款余额17.6亿元,存款余额8.6亿元,分别增长9.2%、10.2%。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5亿元,增长16.3%。
    城乡建设
    城镇植树24万株,新建园林绿化小品20余处。完成了健康路整体改造工程,新建了一批排水设施。城镇日供水能力为1.2万吨,供水普及率达到96%。新建住宅楼5万平方米,农村新增砖瓦化住宅2 600所。依勃高等级公路动工兴建,工程土方、桥涵分别完成74%和60%。
    社会事业
    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2项,科技贡献率由38.5%提高到41.5%。“普九”和“扫盲”两项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改善教学条件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升学率达44%。农村卫生所覆盖率达到100%,甲级卫生所占65%,初保13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普及阶段最低限标准,审评成绩居全市之首。计划生育率达9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4‰,计划生育工作连续8年保持市级先进单位称号。广播电视综合楼竣工使用,电视覆盖率达99%。城乡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博物馆筹建工作已经完成。
    【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县共有公有企业198户,91户企业完成了改革阶段性任务,其中破产14户,改组公司制3户,产权出售24户,产权还原5户,解散2户,合并2户,嫁接联营1户,承包经营2户,租赁经营32户,其他改革模式6户。通过实施企业改革,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调整了结构,搞活了一批中小企业,促进了职工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共引进资金1.2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 127万元,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 366万元,兴办企业49个。完善了招商引资各项政策,加强了项目库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招商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县动员,全民招商,全方位开放”的工作格局。
    【抗洪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先后战胜了巴兰河、松花江两次特大洪水的侵袭,实现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依兰县城安全,确保哈依煤气工业区安全”的目标。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抗洪斗争中,涌现出杨晓飞、李万江等英雄人物和以“共产党员突击队”为代表的模范集体,抗洪精神成为全县人民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强大动力。
    【扶贫联合体实现生产要素有效组合】
    该联合体由哈尔滨市经协委科技开发公司、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和10户农民以股份制形式创办。该联合体在护林乡首次开发120亩大豆试验田,亩产最高达241.3公斤,是当地几十年不变的100多公斤的2倍多,远远超出全省平均单产136公斤的水平。联合体内的10户农民每户增收2 772元。春耕前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秋后负责销售;科技人员负责耕作技术和产品质量;农户则按合同合理耕作。三者之间形成了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依兰县政府办公室 聂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