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县
县委书记:张 克 1948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于增阁
县 长:赵 坤 1956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1997年10月任现职。
副县长:刘海忱 张东飙 李纪言 杜 珉
关 生
县政协主席:张耀忠
【概况】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7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亿元。
城镇建设
开通了中心路,加宽了木兰大街,建成了十字新街;完成地下排水一、二期工程,改造旧城区37处,新建楼房40栋,新建农村砖瓦化住房6.24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35%,农村砂石路铺装率达90%以上。
抗洪抢险
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万众一心,日夜坚守,奋战50多天,以20年一遇的堤防成功地抗御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实现了县委提出的不垮坝、不溃堤、不死人、保卫木兰城的目标,创造了木兰抗洪抢险史的奇迹。
招商引资
共引进项目140个,其中重大项目17个,引进资金3亿元,已经到位资金1.1亿元。
社会各项事业
全县2个乡镇、2个村被评为市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单位,有2个乡镇获省体育工作先进乡镇称号。新建校舍8 234平方米,市、县级规范化“基本合格”中小学分别占全县中小学总数的83.6%和15.4%。全县卫生所覆盖率、合作医疗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55%。全县农业主要增产技术推广面积78亩,良好覆盖率达9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26%。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孕前管理乡镇达100%,综合节育率为94.5%,计划生育率达92.5%。
精神文明建设
全县涌现出县级文明单位(标兵)460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68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1个。被评为省文明村镇建设标兵县。
【科教兴农】
科教兴农机械化工程在连续两年夺得科教兴农机械化工程竞赛一等奖基础上,又列全市第一,获全省标兵奖。机械化播种,玉米催芽机播种、水稻机插秧、机械春整地、机械伏整地、水稻机械收获全面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玉米药剂灭草、机械深施肥、机械根茬粉碎全面完成。大中小型农机具更新步伐加快,农机管理逐步强化。
【城镇建设发展】
投资445.59万元,新建四条水泥路,使木兰镇水泥路铺装率达60%;投资98.8万元,改造给水工程;投资396万元,完成地下排水一、二期工程;投资60.82万元,新建中心、西郊两个广场;投资64万元,新装和改造6条街道路灯;投资30万元,续建金兰公园;投资10 683万元,共建楼40栋,总面积151 771平方米。
【抗洪抢险取得全胜】
进入8月份以来,连续三次遭受嫩江洪峰的袭击,8月10日超过警戒水位(108.80米),8月24日最高水位达111.33米,超警戒水位2.53米。大水压境之际,18名副处级以上干部、3 000多名科级干部、200多名机关职工和3万多群众,在34.6公里国堤上昼夜巡堤查险,共出工32万人次,机动车20万台次,船只1 330只次,排除险情870处。消耗各种物料折合人民币1 325.1万元,经过一个月的鏖战,凭借20年一遇的堤防成功抵御了1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实现了不溃堤、不垮坝、不死人的目标,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蓝艺地毯集团】
近年来,木兰县将地毯产业纳入县域经济的六大主导产业之首来抓,走出了一条县建集团、乡建分厂、户为车间、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产业化道路。蓝艺地毯集团已辐射全县14个乡镇及周边市(县),分厂已发展到26家,职工总数5 000多人,主要产品有8个系列、680多个品种,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名牌、黑龙江省名牌并被推荐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1998年通过了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全国手工胶背地毯行业首家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1998年实现产量29万平方米,产值6 872万元,利税74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3%和10%。
【木兰人民的安全卫士-110】
110报警服务台全面开通以来,共接警380次,处警380次,从中破获刑事案件18起,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57人,先后处置治安案件24件,及时调解纠纷148起,为群众排忧解难167件,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木兰县政府办公室 刘德忠 才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