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泰来县

  县委书记:石 发1944年9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11月参军,1996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刘景武
    县 长:田玉文 1948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任现职。
    副县长:毛自然 韩德祥 戚秋野 黄大庆 王 营
    县政协主席:官淑琴(女)
    【概况】
    199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及严重的内涝灾害,给该县的经济发展及各项社会事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4.22亿元,比上年下降14.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82亿元,比上年下降30%;第二产业完成0.82亿元,比上年下降5%;第三产业完成1.58亿元,比上年增长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 331元,比上年下降14.8%。全县财政收入实现6 151万元,比上年下降15.4%。虽然财政因灾短收,但仍然实现了预算平衡。
    农业
    大灾之年,全县粮豆薯总产仍然达到22.9万吨,比上年下降45.1%。农业总产值实现3.56亿元,比上年下降29.4%,农业总收入实现4.35亿元,比上年下降54%,农民人均纯收入998元,比上年下降27.1%。全县完成造林面积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8%,林业总产值实现1 222万元,比上年增长4.7%。以实施“果树工程”为重点,共栽植果树15 770亩,加快了四个林果业开发小区和三条果树带的建设步伐。大牲畜存栏45 593头,比上年下降42.5%,畜产品产量21 859吨,比上年下降24%。水产品产量达到10 015吨,比上年增长17.8%。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6 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3.7%,总收入13 256万元,比上年增长8.1%,利税总额571万元,比上年增长9.8%。
    工业
    全县新口径工业完成总产值5 187万元,比上年下降8.95%;完成工业增加值3 021万元,比上年下降5.1%;实现利润89万元,比上年增长2.7倍。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 957万元,比上年下降13.1%;实现销售收入6 419万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税金855万元,比上年下降1.9%;实现利润79万元,比上年增长43.9%。主要工业产品有白酒、啤酒、乳制品、机制纸、变压器、红砖、水泥等,尤以啤酒、机制纸和变压器备受消费者和用户青睐。
    财贸
    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 794万元,比上年增长3%;工商税收完成2 771万元,比上年下降5%;个体私营业户5 268户,从业人员10 536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9.4%和50.4%,个体私营业户上缴税金占工商税收的21%。
    城乡建设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 8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6%,新建面积3.8万平方米。完成了第一中学3 000平方米实验楼、实验小学3 800平方米教学楼和第二栋1万平方米园丁住宅楼建设工程;成功地拓宽铺装了县城建设路北段白色高级路面,总面积3.9万平方米,城镇夜景灯光工程全面启动;村镇建设又有新进展,结合小城镇建设,完成了对31个村、44个自然屯的规划。
    教科文卫
    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学前教育、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普九”工作高标准通过“国检”验收;高考成绩喜人,升入专科以上高等院校的学生253人,占参考学生总数的44.7%。全县推广科技成果21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32‰,自然增长率为4.12‰,均比计划降低2.88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6.93%,比计划提高了2.93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卫生等项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救灾重建】
    洪灾过后,全县立即投入到抗灾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上来,确定了“五有、三不、一稳定”的工作目标。即: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有学上、有医就,不冻死人、不饿死人、不病死人;保持社会稳定。按照这一工作目标,先后为灾民下拨口粮3 875吨,借粮2 601吨,捐赠面粉352吨,解决了灾民的口粮问题;通过对口支援为灾民解决蔬菜20万公斤,烧柴1.3万余车。采取“三个一批”的办法解决了8 743名灾区学生入学问题,修复校舍156所、6 300平方米,新建校舍13所、13 646平方米。下派医疗队65支、防疫队36支,诊治灾民7.5万人(次),处理污染水源85万余处,投放鼠药4吨,投入资金63.9万元,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举全县之力修复加固水毁堤坝。全县自筹资金2 000万元,用于水毁堤坝修复。将嫩干堤防由92.56公里增为118.87公里,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全县累计出工4万人,车辆4 000台(次),累计动用土方280万立方米。(泰来县政府办公室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