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
县委书记:王树清 1946年12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98年8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文景荣
县 长:张建文 1951年1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任现职。
副县长:马志军 黄德身 苏喜昌 高春伟
县政协主席:张 岐
【概况】
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侵袭的情况下,全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7.0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8.7亿元,比上年下降11.2%;第二产业实现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第三产业实现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农村经济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保持了全面发展的势头。粮豆薯总产实现7.8亿公斤,是历史上第三个总产超过7.5亿公斤的年份。牧业增加值实现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农业增加值的20.9%,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乡镇企业增加值、利润和实缴税金分别实现9 603万元、2 656万元和268万元,分别增长41.6%、43.9%和35.4%。工业经济在困境中不断增强活力。全县195户企业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并进行了资产评估,已有164户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占企业总数的84.1%,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8亿元,销售收入实现2.6亿元,利润亏损2 386万元,比上年减亏778万元;实现税金1 478万元,其中,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 95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利润亏损3 377万元,实现税金1 094万元。城乡市场繁荣稳定,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全县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9 026户,从业人员达到1.8万人,分别增长6.9%和7.1%。私营企业发展到75户,从业人员698人,分别增长21%和22.9%。外贸在困难情况下,出口总额实现1 604万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1.4亿元,增长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 990万元,比上年增长0.6%。工商税收完成1 505万元,比上年增长1.8%。金融形势保持稳定。银行各项存款年末余额达到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5亿元,比年初增长11.8%。各项贷款年末余额达到13.1亿元,比年初增长了12.2%。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 3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启动实施了城区建设和管理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拆扒违章建筑5.2万平方米,拓宽整修道路196条2.6万延长米,环路7 300延长米,规划绿化带296条。农村小城镇建设和村屯规划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人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 513元,比上年增长7.0%。由于受到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全县农村人均收入实现2 028元。各级各类教育不断发展,“普九”通过国家验收,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3%。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6.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0以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大、特大案件破案率分别达到77.9%、82%和91.7%。
【抗洪抢险取得重大胜利】
1998年,该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县23个乡镇全部受灾,其中,受灾较重的乡镇15个,农田、道路、桥涵、公用设施损毁严重,全县经济损失总计达4.6亿元。洪涝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全县上下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转移灾民1.5万人,没有出现人畜伤亡。组织人力抢收麦麻,抢修水毁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及时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灾区防疫灭病,确保了灾后无大疫。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灾区献爱心募捐活动,共筹集资金47万元,用以缓解灾民燃眉之急。并将来自全国各地的价值700万元的捐赠款物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切实解决了灾民房屋重建、口粮接续、防疫治病、子女上学和恢复生产方面的实际困难。
【生态农业建设稳步推进】
1998年全县维修水库20座,塘坝92座;新修梯田3.64万亩;改垄7.4万亩;治沟822条;挖截流沟90.7万延长米,排水沟203.7公里;加固堤防211公里;改除涝面积9.78万亩。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方581.6万立方米,总投工300多万个。造林1.52万亩,育苗1 200亩,调整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全县共种植经济作物67.9万亩,比上年增长40%;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上升到20.9%,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生态渔业正在崛起,鱼鹅、鱼牧立体养殖面积达到6 000多亩。(拜泉县政府办公室 孔德君 张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