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
市委书记:何忠学 1945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工作,1995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秦玉海 金克宁 付会廷 杨育光
市人大主任:张珠钰
副主任:果鸿翔 潘华安 姚凤鸣 王治靖
曹景荣
市 长:秦玉海 1953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参加工作,1997年2月任现职。
副市长:孙景钰 王礼民 李宏臣 贲起利
于会文
市政协主席:韩玉祥
副主席:周克礼 卫德洪 王 伟 郭桂荣
袁正岱 赵柏林 韩民师
【概况】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改革与发展攻坚战初见成效。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增长5%。其中,地方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4.7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分别增长2.28%和41.32%;区街工业实现增加值和利税分别增长38.9%和38.6%;矿务局在生产经营极其困难情况下,不但保持了稳定,而且生产原煤1 057万吨,实现增加值5.27亿元,上缴税金1.54亿元。财政收入实现了平衡,完成收入比上年增长13.37%。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夺得较好的收成,粮食总产达到3.55亿公斤,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农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市郊菜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蔬菜产量达到1.195亿公斤,增长5.4%,冬春淡季自给率达到50%;畜牧业实现增加值7 500万元,增长7.1%;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和利税分别增长15.1%和8%。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建设经济适用住宅71.9万平方米,为年计划的144%。竣工面积41.68万平方米,有6 800户居民迁入新居;康居工程计划1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2万平方米,为年计划的242%;新鹤路等市区五条道路拓宽改造和新世纪广场建设如期完成;供销商城、卫生防疫综合楼、劳动局综合楼、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八大建筑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哈萝公路凤名段全线通车,鹤伊公路鹤岗段进展顺利。1998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53亿元,基本建设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运行平稳,并有突破性进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6亿元,增长31.8%,实现税收45.41万元,增长2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79亿元,增长1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1亿元,增长7.5%。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60 433万元,比年初增长13.98%。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工作方面成效明显,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 628万美元,增长1倍,其中边贸完成1 418.2万美元。招商引资总额达8.49亿元,增长2倍。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1亿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 372元,增长8.1%,农村人均纯收入2 249元,大灾之年收入仍然比较稳定。
各项改革进展顺利。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地方工业规范改制企业120户,放开小企业335户,占总数的98.2%,对23户重点企业开展了一企一策落实搞活措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良好,被中央审计组认定为免予复审单位;农村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完成。各项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筹措再就业资金1 384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1 064万元,下岗职工中有2.5万人实现再就业。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跃升为全省第三位,以“一学五创”、“三大创建”为载体的活动成果丰硕。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市区两基教育全部达到省标,在全省处于排头位置。高考录取率达60%以上,超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全省上游水平。科技工作29项计划全部完成。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工作有新进步,参加全国、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金牌55枚,破全国纪录2次,输送优秀运动员23名。卫生防疫灭病和农村合作医疗有新的进展。爱卫工作在第四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受到好评。在第四次全国卫生城市检查评比中,鹤岗市在保持卫生城市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创城工作又上台阶,在全省中等城市组7个城市中排名第二,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三晋二”的奋斗目标。计划生育工作完成了与省签定的一档指标。广播电视、环境保护、政法、人防等项事业均有新发展。
【招商引资】
1998年全市招商引资额8.94亿元,是年初计划的3.1倍。在全部到位资金中,向上争取的资金为12 942亿元,争取银行投放的资金为58 226万元,合资合作的资金为5 159万元,联营联销的资金为787万元,设备引进折算的资金为5 796万元,技术引进创得利税786万元,境外引进的资金折合人民币为853万元。到位的这些资金用于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向较为合理,分别为10 831万元、67 531万元、6 592万元。招商引资项目较多,全市共实现联合项目为269项,其中第一产业为97项,第二产业为103项,第三产业为71项。三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额17.55亿元,为计划的2.16倍。在1998年全省13个地市南联推进工作排序中,鹤岗市引资额完成计划情况位居全省第三位,到位资金完成情况居全省第五。
【城市建设】
鹤岗市把实现“518”工程为重点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全年共扩建安居工程项目126项,开工105项,在建施工面积71.9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44%;竣工面积41.68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20%,有4 600户居民迁入新居,全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3平方米;售房5 342户。1998年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民心工程”是近二十年来争取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共修建街巷道路105条,总长度2.8万米,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供水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投入资金6 000多万元;供热二期工程实现了计划进度;环卫设施有新增加,城市排水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10万元的任务。建筑市场秩序得到规范,工程质量明显提高。民贸大世界、供销商城等八大建筑如期竣工交付使用。城市管理实施了净化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美化工程。环卫“三清”工作达到国家标准。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盘活了资产,活化了资金。公共客运转制经营实现突破,汽车公司票款额收入1 489万元,并进行了公用事业单位转制经营的试点,实现了政府不投入也可更新车辆的目的。村镇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农村结合灾后重建形成了建房热潮,康居工程开工面积24万平方米,比计划提高140%,比上年提高10%,突破了省政府与市政府的签状目标。
【个体私营经济】
全市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分别达到3.97亿元、2.89亿元,同比增长38.5%、68.5%,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6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3.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3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6.2%。个体私营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1.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1.8%;工业产值增长45.4%;税金增长26.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4 541万元,同比增长1 000万元,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80 789人,新安置1.4万人就业,成为就业主渠道,个体私营企业租赁、购买、兼并各类企业34户,盘活资产900万元,吸纳下岗职工7 850人,成为稳定社会、净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稳步进行】
全市共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190个,38 356名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三三制”原则,全市共筹集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 484万元,其中发放基本生活费866.5万元,代缴养老、失业保险费327.6万元,发放医疗费92.6万元。全市再就业服务中心组建率、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进“中心”协议率、基本生活费发放率均实现了上级要求的三个100%的目标。全年共收缴养老保险金3 960万元,拨付离退休费3 700万元,并动用养老保险结余资金300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再就业工作向农业产业化、非国有经济等六个方面延伸,全市有2.4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二次就业,再就业率达65%,实现了省要求的目标;城镇待业人员实现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市“一帮一”扶贫工作向全方位、多元化方向转变,发展了18处解困市场。一大批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全市共有3.6万下岗职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劳动局投资兴建的再就业中心大楼提供3 000多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和再就业基地,使劳动力市场建设有了新进展。
【农业产业化】
鹤岗市坚持把实施农业产业化作为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突破口。1998年,全市大豆、绿色精洁米、生猪、蔬菜四条产业链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和市场培育上都有较大进展。大豆深加工已开发出色拉油新产品,可望尽早投入市场,另一新品种卵磷脂也研制完成。绿色精洁米落实了2万亩生产基地,新建成一条水稻绿色食品加工生产线,并已拿到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生猪深加工开发6个新品种,产品已打入周边市场,赴俄养殖也有新突破。蔬菜生产建成20.9万平方米的蔬菜高效节能温室,万米小区建设速度加快,淡季蔬菜自给率不断提高。(鹤岗市政府办公室 孙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