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滨县

  县委书记:高文君 1948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赵树和
    县 长:樊金宝 1958年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1月任现职。
    副县长:李忠国 何清斗 周文福 谢殿才 梁贞堂 赵兴斌
    县政协主席:高崇武
    【概况】
    1998年,全县人民战胜了松花江特大洪水,抗灾自救工作卓有成效。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7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4.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 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 480元。
    农村经济大灾之年取得较好成绩。粮豆薯总产实现1.7亿公斤;畜牧业增加值实现1 600万元,比上年增长5.4%;乡镇企业增加值实现3 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于特大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比上年下降1 200元。
    工业生产保持了适度增长。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6亿元,增加值实现3 650万元,增长2%;销售收入完成2.1亿元,与上年持平;利税总额完成1 840万元,比上年增长4.1%。围绕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加大技改力度,完成技改项目8项,新产品开发3项,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规范完善、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快了小企业民营化步伐;重点企业采取了指标分解、完善制度、下岗分流,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采取资产量化、分块经营、分块启动等改革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 661万元,比上年增长27.7%;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4 561户,工业产值完成1亿元,实现税金5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2.9%和34.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资金4 300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财政、金融健康发展。积极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了创税高、增收快的经济作物种植;稳定了一、二产业为主体的基础财源,培植壮大了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等新生财源;加强了财政收支管理和税收征管力度,严格财税制度。金融工作运行平稳,改革稳步推进,年末各项存款余额实现4.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实现1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25.2%。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绥滨县城内排水工程;“五一”公园粗具规模;供热管网大型改造全面完成;松、黑两江干流防洪工程整治全面启动;“康居工程”完成8.5万平方米。高考升学率达到1.7‰,高于全省1%。的平均水平,创下历史最好成绩。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
    社会局面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加强了信访、民族、宗教、外事工作,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维护和保持了社会稳定。
    【帮特困职工解困】
    绥滨县积极帮助特困下岗职工寻找就业和其他解困门路,给思路、给政策、给出路,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已有49名已办理“特困证”的特困下岗职工全部找到了就业致富门路。在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解决特困职工生活问题的暂行办法》,文中明确规定了特困职工进入市场应享有的10项优惠政策,特困职工进入集贸市场经商,工商部门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并减免50%的各项手续费和全部管理费,城建部门减免占道费,对其子女就学免交书本费以外的各种费用;劳动部门优先安排特困职工子女或配偶工作,并免交就业手续费和上岗培训费;特困职工因租房造成困难的所在单位可发给租房补贴。县总工会开办了服装裁剪学校,免费吸收特困职工及其子女学习,共培训出11名学员,这部分人都学有所成,找到了就业门路,有3人还正式挂牌开办了服装店。(绥滨县政府办公室 王兆才 迟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