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双鸭山市

  市委书记:胡祥鼎 1945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1月任现职。
    副书记:王志斌 王慎义 胡友贵
    市人大主任:王振林
    副主任:岳崇孚 杨庆海 何明志 徐宝贵 王明德
    市 长:王志斌 1949年12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任现职。
    副市长:徐维众 李树泽 张文学 孙升昌 丁桂英(女) 付连斌
    市政协主席:张剑峰
    副主席:吴 慧 于文泉 王子凌 沈 明 马成果 马秀芝(女) 刘宏基 唐绍文
    【概况】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2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农业增加值实现12亿元;粮豆薯总产量达到88.2万吨,比上年增长0.3%;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畜牧业总收入实现2.2亿元,比上年增长4%,渔业、林业及菜篮子工程建设都取得了不同进展。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渐深入。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26.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市直工业八局实现增加值13 0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利润281万元,比上年减亏2 405万元。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达到85%,其中地方工业338户企业中改制企业达320户,占总数的94.7%;筹集股本金2.2亿元,其中职工个人入股7 200万元;卸掉企业包袱8亿多元;盘活资产6亿多元;有一半以上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启动了生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市属增长2倍,市直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倍以上,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全省平均增长幅度的1倍以上。经济适用住房开工面积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0%。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生产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场运行较为平稳,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21.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 9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 203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621元,比上年增长6.1%。
    财政收支实现平衡,金融运行基本正常。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支出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市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54.76亿元,贷款余额9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1.1%。
    各项事业有新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邮电通讯、新闻出版、计划生育、民政、民族、社会保险、外事侨务、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展。以“一换三爱”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显著成果,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市场建设取得突破。启动建设了市区大型综合市场三利商贸城和饶河中俄互市贸易区,集贤商贸城西扩工程、昌盛大厦、宝清挠力河商贸城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公路网化建设步伐加快。投资4.2亿多元,共计126.7公里的依饶公路福宝段、河西段、宝清段相继竣工通车。哈同公路集佳段,富密公路兴友段建设进展顺利;铁路运输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1.7亿元,全长62公里的友宝地方铁路竣工并正式通车;城区道路建设取得突破。机关、厂矿、金融等单位出资2 000多万元,共建白色城市道路12条、5 543延长米。先后治理了60条长度达24公里的背街巷道,市区25 124平方米的主要街路两侧露土地面达到了硬封闭;完善了二水源后备井建设,解决了边、远、高区居民吃水问题。投资135万元,修建了1 600米排水管网,开工兴建了市中心东部山区截洪沟工程;综合通信能力日益增强。总投资4 971万元的邮件分拣中心1.7万平方米生产楼,4 000平方米综合楼,7 026平方米的车库和锅炉房已交付使用。1998年,市话放号完成12 067户,累计达到48 471户。移动通信放号完成5 645户,累计达到15 143户。无线寻呼完成8 764户,累计达到29 890户;新建并开通了100公里有线广播电视光纤传输系统,使光纤线路总长度达到200公里。
    【项目开发】
    全市共开发生产建设性项目185个,总投资达7.7亿元。43个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已经投产,28个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于1999年和2000年投产。焦化煤气工程、双兴生态农业小区、寒葱沟水库、集中供热等23个大型项目在省或国家立项,货运交易中心、市新华书店等项目相继建成交付使用。同时,项目库建设得到加强,已储备项目170个。
    【对外开放】
    199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 9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出口完成1 7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6%;进口总额完成21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0.2%;饶河口岸过货量达1.46万吨;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利用外资1 360万美元。全市共批准三资企业39家,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2 806万美元。开工建设了饶河中俄互市贸易区工程。边境小额贸易出口1 716万美元,其中民贸完成695万美元,比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截至年末,全市共建设培育出口商品基地27个,粮食、大豆、红小豆、白瓜籽、卫生筷子、洗精煤等商品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控制在0.347毫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9.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6.5%;城市垃圾处理率51%;集中供热率71%;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73%;噪声达标区覆盖率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1%;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推广使用燃用型煤7 400吨,减少原煤散烧近3 000吨;投资3 948万元治理工业污染,其中,治理冒黑烟锅炉44台,完成3个水泥厂的粉尘治理,进行了7项废水治理,年增加废水处理能力2 000万吨;总投资3 050万元的双鸭山矿务局矿井水复用工程已通过验收;1998年共建有机、绿色食品基地8.43万亩,种植品种由上年的9种发展到12种,有5个品种获国家或欧、美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食品证书;饶河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域建制合理布局共同发展】
    双鸭山市郊的三乡一镇共有54个行政村。就其三乡一镇发展农业的条件看,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其优势:一是交通便利,国铁和地方铁路及国际公路遍通乡村,便于发展路边经济;二是对俄地缘优势,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三是位处三江腹地,具有适宜猪、禽等各种动物生长发育的天然环境,便于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其劣势:一是煤炭工业体制的结构性调整影响特别大,乡村农产品销售市场基本伴随着国统煤矿的兴衰而起伏波动;二是市区政府功能不全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岭东、四方台和宝山等三区市政建设欠账较多,能源通信设施落后。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城乡发展中的四个基本特点:1.管理环境的交叉性。城市与农村的管理环境交叉在一起,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混居的范围比较大,虽然“门市房”效应增加了农村的动态就业能力,但同时也形成了大量没有土地的农业人口,增加了不稳定因素。2.农业种植结构的多样性。郊区三乡一镇基本上都围绕市、矿中心地区的市场需求而发展农、副、果、蔬产品,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3.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是煤炭工业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结构性调整决定的。二是各区各乡各村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决定的。4.四个区政府的农业管理职能不完整。双鸭山市现辖四个区,尖山区傍双鸭山矿务局而设,其他三个区均是缘矿而立。由于矿区萎缩,傍矿而设的市政区事实上已形成“大马拉小车”的格局。
    对调整双鸭山市郊区行政区域建制的设想是:将三乡一镇54个村统一划归一个区管辖,三乡一镇的财政盘子不再对口市财政,而是对口该区财政,这样有利于加强该区政府的农业管理职能,便于通盘考虑,从郊区农业的整体基础和现状出发,进一步明确郊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选准郊区农业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围绕建设郊区生态农业、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建设“龙头”企业和科技攻关示范等四个方向采取系统、有力的工作措施,促使郊区农业再登新台阶。
    具体的布局规划应当是:突出中心城区、完善功能分区。经过科学规划和调整,把尖山区建设成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教、医疗中心,以此为圆心,向四周铺开;把岭东区建成统管郊区三乡一镇的农业区;把四方台、宝山建成替代产业开发区;把双鸭山电厂及矿务局的七星、东荣等新矿区建成能源工业区;把双福路两侧建成经济开发区和科技开发区,从而形成各地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统一体。(双鸭山市政府办公室 庞树春 姜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