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县委书记:徐广国 1964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许 生
县 长:李金富 1954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1997年5月任现职。
副县长:曹百胜 包玉林 于 克 王玉杰
李忠惠 范永平
县政协主席:李秉阳
【概况】
1998年,遭受历史罕见的洪灾,国民生产总值实现57 772万元,比上年下降10.8%。工农业总产值完成73 116万元,比上年下降14.4%。全县人均收入达1 710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 019元,比上年提高11%;农村人均收入1 248元,比上年提高4.2%。城乡储蓄余额达到37 899万元,比上年增长51%。
农业
完成农业总产值5.01亿元,比上年下降11.6%。种植业产值实现1.97亿元,比上年下降16.5%;粮食总产12.05万吨,单产122公斤,分别比上年下降38.5%、41.6%。畜牧业产值20 129万元,比上年下降14.3%;大牲畜存栏11.84万头(匹),其中奶牛存栏2.74万头,分别比上年下降24.6%、45.4%。完成造林面积8.1万亩,其中围江湖插柳9 388亩。渔业产值9 290万元,比上年增长8.1%;水产品产量2.2万吨,比上年增长10%。
工业
完成工业总产值23 016万元,比上年下降19.8%;销售收入实现24 012万元,比上年下降12.5%;利润实现1 768万元,比上年下降15.3%;税金实现1 061万元,比上年下降17.3%。
财贸
县财政总收入20 116万元,其中本年预算收入2 915万元,比上年下降19%。工商税收1 939万元,比上年增长7.6%。县财政总支出19 972万元,其中本年财政支出7 248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了财政预算平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 753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为0.5%,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为1.4%。
科教文卫
启动了在省、市立项的7个科技项目,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8项。大灾之中巩固了“普九”成果,灾后新建、改建校舍27处15 260平方米。一年时间完成省要求两年完成的生殖保健试点任务,计划生育率达到99.2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突出抓了灾后防疫和灾区爱国卫生运动,灾区没有发生大的疫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和社会保障
完成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开展农村井权、林权、水面经营权改革试点。按照“四分开一完善”原则,完成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任务。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出售企业12户,8户持国有股的企业退出了国有股。开展事业单位改革,撤并转事业单位21个,收回事业编制167个,清退乡镇自用人员156人。建立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定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扩大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
基本建设
完成城镇开发项目21项,总开发面积63 504平方米。投资4 300万元完成16.7公里让杜路大修改造任务。新建农村砖瓦化住房3 000户,全县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28.3%,比上年提高4.73%。新建了5个乡镇数字移动通信基站。城镇新上路灯130盏,铺设人行步道板7 000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线1 000米,地下排水管线2 000米,雨水管线2 400米。
【遭受历史罕见的洪灾】
7月3日-8月14日嫩江一、二、三、四号洪峰先后到达本县。8月20日,17.1亿立方米的嫩江洪水在本县蔓延泛滥。洪水使全县90个村屯受淹,受灾户为29 888户,受灾人口为100 514人,冲塌和损坏民房64 105间,淹没农田69.7万亩、草原103.5万亩。冲毁了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9.2亿元。
【再就业工程】
安排1 377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建立4个再就业指导中心、8个再就业服务中心和39个再就业服务站,对780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托管并发放了基本生活费,有效保障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招商引资】
全面实施了大开放、大招商战略,全县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274项,合同金额62 92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0 216万元。
【第一次省长现场办公会议】
1998年5月9日,田凤山省长率省直17个厅局到本县召开省政府第一次省长现场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如何帮助本县发展民族经济问题。会议要求省直各有关部门要重视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自治县给予大力倾斜和重点扶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室 张希发朱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