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芬河市

  市委书记:郭晓华 1952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曹永顺
    市 长:王立伟 1955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副市长:董作民 迟庆健(女) 高 义 董洪宪 郭晓东 桑庆文 杨加男 宫双福 李侃敏 刘 琪
    市政协主席:李宝忠
    【概况】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1 324万元,同比增长14.7%;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8 558万元,同比增长22.1%;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1 511万元,同比增长20.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2 031万元,同比增长9.4%;城镇职工人均货币收入达到7 411元,同比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734元,同比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6 750元,比上年增加4 000多元。
    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进出口贸易额实现62 013万美元,同比增长14%,占全省边境贸易额的49.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完成19项,合同总额2 622.9万美元,合同派出劳务863人;口岸过客467 572人次,过货167万吨,同比增长13.9%;陆海联运出口煤炭27万吨,中、俄、日、韩、朝、蒙等国家利用大通道转关货物8万吨。全年累计接待进出境旅游者18.1万人次,比上年略有增长。进一步加快市场建设,新建了三合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太阳购物广场、聚源商场,市场容量进一步拓展,经营环境明显改善。1998年,个体私营工商户发展到9 660户,比上年增加1 610户;个体私营税收实现1 869万元,同比增长8.7%,收缴工商规费3 893万元;个体私营加工业产值实现8 120万元,同比增长1.5%。
    工业
    深入开展“项目效益年”活动,新上工业项目32个,其中稻米精选机、矿泉水、防盗门、虎豪皮衣、绥鑫木制品、松仁等项目已投产见效。工业总产值实现16 022万元,同比增长22.7%;产品销售收入实现5 900万元,同比增长9.9%;利税实现670万元,同比增长9.7%。加大招、引、联力度,鼓励引导国内外客商到本市兴办实业;鼓励和支持私营业户办实业,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走前店后厂、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个体私营加工业户达到200多家,年产值8 000多万元,其中产值达百万元以上的大户27户,外向型个体私营加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形成木材加工、有色金属冶炼、服装鞋帽加工、食品过埠增殖型加工业群体。
    农业
    农业总收入实现5 280万元,同比增长17.35%;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1 009万元,同比增长28%;粮豆薯总产量达到592.5万公斤,同比增长54%;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0栋,千亩科技示范带喜获丰收;果蔬储批外销市场出口果菜7万吨,肉类储批市场出口猪肉3 500吨,果菜和肉类两大生产储运外销市场成为拉动本市外向型农业经济的龙头,初步构筑了外向型、城郊型、效益型农业发展新格局。
    科教文卫
    1998年,本市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万人口升学比例达到万分之三十,高考升学率继续保持牡丹江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实现“四连冠”;投资296万元新建的博物馆竣工并投入使用;成功地完成有线电视光缆改造,全市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8%;创建“全国卫生城”活动获得好成绩;计划生育率达到98.88%。
    【改革开放】
    以先售后股为主要形式的内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各类企业转制70户,占全市国有企业的95%。养老、失业、妇女生育、工伤、医疗保险等制度不断完善,保险覆盖面逐步拓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以“治乱减负”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讨论。1998年,共引进项目80个,合同引资48 226.3万元,实际到位23 965.3万元,其中引进外资190万美元。筹集资金2.5亿元,继续开发房地产市场,开工52处,开工面积27万平方米,再次出现房地产开发热潮。
    【城市建设】
    投资2 8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道路7条,总面积1.2万平方米,道路铺装率达到83%。加强绿化工作,城市绿地达到1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投资1 578万元的第四供热站竣工并投入使用,增加供热能力21兆瓦,供热面积由54万平方米增加到71万平方米;完成了7个小区的硬覆盖,3个小区分别被评为牡丹江市级、省级优秀小区;城市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取得进展。(绥芬河市政府办公室 程济平 宋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