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
市委书记:姜晓辉 1954年1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3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尚学玉(女)
市 长:张利群 1955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工作,1999年2月任现职。
副市长:郭通远 许万敏 王殿旭 张 岭
沈永波 屈树广
市政协主席:刘振章
【概况】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8 610万元,增长9%。粮豆薯总产实现3.52亿公斤。农业总产值实现4.65亿元,增长4.2%;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2亿元,奶牛、黄牛、山绵羊、生猪饲养总量分别达到1.21万头、8.55万头、6.8万只和24.7万头,分别增长23.4%、8.3%、6.8%和7.7%;乡镇企业总产值(新口径)实现31 043万元,总收入40 272万元,分别增长22%和20.1%;市属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21亿元,税金1 650万元,分别增长9.5%和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3 750万元,增长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7.4亿元,增长15.4%;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3 978户,从业人员44 366人,实现产值15 497万元,营业额69 619万元,分别增长13.7%和10.5%,上缴税金1 77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 110万元,落实项目45个;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实现8 328万元,增长8.2%。
生态农业建设
高产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已占20%。新建立体开发小区15个,造林3.3万亩,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75%。重点推广了水稻超稀植、种子包衣等10项农业新技术,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0%。强化畜牧业中轴产业地位,通过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的带动,初步形成区域性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市农村实行了村级政务、财务公开制度。顺利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
工业企业改革
进展顺利,企业经营步入市场经济轨道。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取得新成果。完成8项技改项目和9项新产品开发项目。
市场建设
中谷集团投资建设的北安粮食储备库已投入使用。北方商城扩建改造工程进度加快,初步形成了贸易大楼、商贸大厦等较具规模的中心市场,新建的钢材、家具、粮食等8处专业市场投入使用。全市各类市场已达53处,网络化日趋完善,专业化已具雏形。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超额完成了三年城区道路改造任务,共完成工程决(预)算造价3 545.33万元,新建、维修黑白色路面27条,面积18.61万平方米,为三年计划建设的165.8%。成功地建设了市区道路改造的标志性工程-中央路步行街;投资800万元的铁西供热工程按期竣工并投入运行,该项工程为北安市政府1998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已在151个市直单位,16个中、省、黑河市直单位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参加归集职工人数达11 023人,归集资金617万元,此项工作进入全省县级市先进行列。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实际开工5.3万平方米,竣工3万平方米,超计划完成省考核指标。
【非公有制经济】
为加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六个不限”,即不限发展数量,不限发展速度,不限比例,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组织形式,不限从业人员。允许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生产经营除国家明令禁止以外的产品和商品。保护个体私营业者的投资及回报,尤其是来北安市的外埠或国外投资者。对外地来新开办的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凡注册资本在30万元以上的,一律免收两年各种工商费用;对从事生产加工型、外向型、科技型生产的非公有制企业,税务部门免征企业所得税,生产型企业可使用增值税发票。放开上市商品,放开运销渠道,放开商品价格,放开经营方式,放宽融资限制,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律调节和运作。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在工商、税收、财政金融、土地房产、治安管理、文化管理、卫生管理、城乡建设管理等8个方面,制定了36条扶持政策。1998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3 978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82户,其中科技型生产加工型私营企业发展到24户,3个省级的私营企业集团又有新发展。注册资金超百万元的规模型私营企业发展到11户。
【闹龙河水库】
投资1.4亿元的闹龙河水库供水工程,库容为9 660万立方米,土建工程、净水厂全部竣工,完成了从水厂到市区管网连接,已供水试运行。该工程每年向城区供水1 600万立方米,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市民吃水难和因缺水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还兼有防洪、灌溉、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北安市政府办公室 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