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嫩江县

  县委书记:田力范 1956年1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门向阳
    县 长:亢稚林 1945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任现职。
    副县长:刘广文 杜 武 韩绍鹏 李泽国 王凤辰 吴忠达
    县政协主席:王国华
    【概况】
    全年农业总产值40 584万元,比上年下降12%,畜牧业总产值实现8 21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1%;乡镇企业产值完成58 56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33.1%、30.1%和31.5%;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 463元,比上年下降8.05%。县属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21 648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实现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9.8%、29.3%和23.4%。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5 705户,比上年增长24%;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99户,比上年增长25.1%。县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14 351万元,比上年增长6.5%;银行存款余额实现136 917万元,贷款余额255 19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18.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47 838万元,比上年增长2.7%。
    推进各项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全县已完成改革任务的企业51户,占全县139户企业的36.6%。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通过改革,粮食系统比上年减亏2 926万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已建立再就业指导中心11个,服务中心55个,再就业基地8个。全县82户企业中的5 609名下岗职工,已实现再就业4 288人。住房制度、财政体制、医疗、金融等其他各项改革正在顺利进行。
    城乡建设
    1998年,城镇基本建设项目63项,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投资2.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 143万元,同比增长10%,文明村镇建设总投资17 142万元,农村砖瓦化率达到了44%。城乡建设总投资达48 697万元,比上年增长33.9%,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教育工作有了新突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通过省“双实”验收,并被省确定为素质教育实验区。科技工作成果显著。全县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1 870万元,利税340万元,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1998年本县被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卫生工作有了较大发展。三级医疗卫生网络进一步完善,已有66.6%的村实行了合作医疗,村级卫生所已全部恢复。文体事业发展迅速。已创建省级先进文化乡镇1个,省级体育工作先进乡镇3个。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了孕前管理。广播电视工作又有新发展。城镇有线电视新人户2 513户。
    【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1998年4月20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检查验收委员会对嫩江县创建工作进行验收。嫩江县5项一票否决指标全部合格,获总分988分,通过验收。国家科技部对通过验收的县(市)进行命名,同时对嫩江县委书记田力范、县长亢稚林进行表彰,授予“全国科教兴县(市)先进个人”称号。
    【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
    全县有普通中小学校260所,其中小学233所,初中23所,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1所。初中在校生20 801人,小学在校生26 115人。全县教职工总数4 265人,专任教师3 496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 339人,初中专任教师1 157人。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86-1998年,历经12年的艰苦奋斗,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实现了初中74%为教学楼,生均4.62平方米;小学生均达3.92平方米。仅1996-1998三年时间,全县为教育投资4 836万元。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竞争上岗,优化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文明城镇建设】
    1998年,城镇基本建设在建工程63项,33.7万平方米,投资2.9亿元。全年动迁511户,拆迁面积27 101平方米,投入动迁费1 4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 143万元,其中新建高级、次高级路面8条,4 105.4延长米,面积49 235平方米,投资602.44万元;自来水建设投资133.74万元,年供水120万吨,铺设自来水管线4 500延长米,自来水新增入户1 100户;铺设地下排水管线5 415.15延长米,投资319.8万元;铺设人行步道板2.2万平方米,投资57万元。新建水冲式公厕3个。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嫩江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