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
市委书记:吕冠今 1957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1998年12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王新生
市 长:孟祥国 1956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9年参加工作,1998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于文学 李国志 杨树强 文立仁
陈 健 李庆卓 迟国军
市政协主席:李相义
【概况】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86 544万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8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8元,分别增长3.2%和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15 396万元,增长11.9%。
农业
农业生产连续获得第九个丰收年,粮豆薯总产达10.6亿公斤,增长3.2%;农业总产值实现139 631万元,增长2.7%;“强乡、强村、强企、城边、路边”建设步伐加快,乡镇企业增加值实现32 000万元,增长18%;实施“五大突破、三大示范”科技推广项目,进一步提高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基础建设得到巩固和提高。以果菜批发市场为龙头,新增开发小区12处,棚室蔬菜生产达15 073栋、394万平方米。
工业
以提质增效为目的,新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85 900万元,增长10.5%;工业增加值实现177 577万元,增长17.7%,利税实现15 491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64.1,提高1.6个百分点。市属企业全年落实技改资金4 365万元,啤酒厂平均5万吨生产能力改造等8个项目实施建设,有6项已投入生产;5户停产企业恢复了生产,完成产值3 172万元,重新上岗人员1 990人,有效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财贸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0 028万元,增长10.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3 688万元,增长7.7%,继续保持全省县级首位;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2.5%,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2.4%。
城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5亿元,旧城改造建设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工程26.8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8.6平方米。城市建设完成站前广场大修、北城西路罩面、供水管网改造、广告灯箱安装、商业街改造、园林绿地建设等8件实事。公路网化建设完成绥北路二级白色路面14公里,公路网化率达33%。
社会事业
继续保持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先进市称号;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投资450万元,新建了市二中初中部教学楼和体育馆。连续保持全国“双基”工作先进市称号,荣获全区综合评比第一名;卫生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第四次国检,获得全省县级市第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获省、地先进集体和全省“三结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文化工作再次被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市;体育工作率先进入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行列;精神文明建设在巩固上年全省文明城镇和文明村镇成果的基础上,1998年又获全区第一名。支援灾区抗洪抢险工作成绩卓著,支援抗洪抢险物资总价值418.3万元,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03.2万元,被评为全区抗洪抢险先进市。
【各项改革整体推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坚持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产权改造模式、资本运营方式、企业管理机制、综合配套改革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全市有288户国有、集体工商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占企业总数的97.2%。改制企业盘活资产2.5亿元,吸纳股本金7 653万元;以保护农民积极性为目的,认真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和村务公开、村财民理乡管工作。全市有98%以上的村民组完成土地延期工作,所有村实行了村务公开,1/3以上的乡村实行了村财民理乡管制度。教育改革进行了教师聘任制、津贴差额发放、教职务合理设置等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为深化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卫生事业继续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推行管理新模式,已有60%的乡镇、56%的村实行了合医不合药的合作医疗制度,受益人口35.3万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把1998年作为“招商引资标志性项目推进年”,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招商环境、广泛开展活动、层层落实责任等措施,全年共引进外方合同资金52 735万元,到位资金40 307万元,资金到位率为76.6%。合同资金、到位资金分别比上年增长9.6%和33%;引进项目139个,比上年增长104%。有投资3 000万元的汽车特约维修中心、投资2 000万元的鑫淼体育休闲俱乐部、投资7 500万元的明珠大厦等项目竣工或投产;哈绥高速公路和投资1.98亿元的红兴水库等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6万吨稻谷综合加工、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等项目已落实部分资金。(绥化市政府办公室 齐国范 李继文 杨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