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县
县委书记:张国华 1951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6月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王井刚
县 长:周南方 1954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副县长:汤洪安 王树怀 李树春 周广耀
付晓峰(挂职) 王鸣鹤
县政协主席:郭铁城
【概况】
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8%、15.6%、20.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 147元,比上年增长11.5%;县级财政收入6 701万元,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2 39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 850元,比上年增年12.8%。
农业
全县粮豆薯总产7.09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5.1%,农业总收入实现190 897万元,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仍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畜牧业总产值实现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县大牲畜、生猪、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3万头、45.6万头、12.7万只、479万只。渔业养殖水面达到7 085公顷,林业造林面积达到1 712公顷。
工业
新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3.18亿元,工业销售收入实现38 303万元,工业税金总额实现2 3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4.1%、9.2%。
财贸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6.2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99.9%,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累计57 656万元,比年初纯增8 951万元。
非国有经济
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89 004万元,利税实现5 69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12.2%。个体户发展到17 690户,私营企业达到318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营业额3.5亿元,实现税金1 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7%、25%。
社会事业
科技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6%。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成果显著。“普九”工作取得新成果,进入全省“普九”先进县行列。城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广泛开展“三下乡”和全民健身运动。医疗卫生工作保持了整体推进势头。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全区第一名,获得了省先进县的殊荣,中医先进县顺利通过省检查验收。计划生育工作圆满兑现了地区责任状,计划生育率达到97.85%,一孩计生率达到98.65%,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5‰以内。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开通了有线电视频道,有线电视户发展到6 400户。社会治安进一步深化,冬季严打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信访、邮电、电业、交通运输、民族宗教、民兵武装等其他各部门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招商引资
共引进资金3.37亿元,引进项目91个,引进各类人才80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兰荣现代农业示范区】
兰西县兰荣现代农业示范区面积10 048亩,其中耕地面积8 874亩,区内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年可开采量39.48万立方米,并有一座库容为200多万立方米的东升水库。共投入资金439万元、劳动日4.5万个,动用机械台班198个,完成土方11.88万立方米,建提水泵站台1座,打机电深井4眼,铺设输水管线4 800米,配置田间移动支管8 064米,架设农电线路1.4公里,修建农田路18公里,农道涵9座,排水涵62座,植树造林4万株。实现了基本农田方田化,道路沙石化,农林网络化,灌溉节水化。1998年区内粮食单产提高250公斤,总产增加175万公斤,亩增效益200元;瓜菜亩增效益300元;人均增收780元。
【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兰西县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近几年来已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拉动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使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投资30万元设计了呼兰河、拉哈山旅游区发展规划模型,使旅游业发展步入正规化发展轨道。呼兰河、拉哈山旅游区已开发三北渔村、河心岛、憩园、胜江度假村、老干部疗养所、东林寺、钓鱼山庄、练兵台、女儿城、王子坟、北山公园等18处旅游景点,全年共接待游客3万人,实现收入1 000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1999年,兰西县将重点加快开发以榆林餐饮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以东林寺、天主教堂、六合塔为代表的观光旅游;以王子坟、练兵台、女儿城为代表的文物古迹旅游;以河心岛、三北渔村为代表的度假旅游;以北山公园为代表的风景旅游。(兰西县政府办公室 项军国 闫伟东 燕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