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
县委书记:朱 胤 1954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参加工作,1998年8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高云友
县 长:朱汉伟 1949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1998年8月任现职。
副县长:郭朝英 王国栋 张宝钧 宋子学
侯显志 王中人(挂职)
张德春(挂职)
县政协主席:司广才
【概况】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2.4亿元,同比增长10.6%;县级财政收入实现7 922万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3亿元,同比增长32.4%;农民人均纯收入2 280元,同比增长3.8%。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实现9.7亿元,同比增长3%,粮食总产在大灾之年达到5.8亿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粮经作物比例调整到6.5:3.5,经济作物面积达到74万亩,使农民人均增收450元。万寿菊、月苋草、油豆角、芸豆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肉牛、生猪、绵山羊、家禽分别发展到22.5万头、60万头、23万只、550万只。迪卡猪、德克赛尔羊、西门塔尔牛等优质高效特色品种逐步得到推广。畜牧业总产值实现3.76亿元,同比增长138万元。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业总量不断增加。乡村企业总数达到2 134家,实现总产值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20%,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工业
全县新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9 100万元,销售收入实现10 470万元,税金实现4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9%、10%和5%。采取“售、股、租、破、组”五种主要改革模式,使30户企业完成了产权改造,启动关停企业5个,盘活闲置资产5 000万元。化工股份合作公司、门窗厂、电线一厂、青冈制砖厂等一批企业增强了活力和发展后劲。
招商引资
走出县门,跨出省门,靠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和优惠政策的吸引,全年共签订合同项目36个,引进合同资金4.97亿元,项目到位资金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8%、41.6%和21.3%,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蔬菜综合批发大市场、蔬菜保鲜厂、万寿菊加工厂、购物中心等通过招商引资得以开发建设。
个体私营经济
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继续加快发展。全县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6 005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50家,实现税金1 7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5%、1.2%和25%。以商饮服务、交通运输和建筑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社会事业
开发建设楼房6万平方米。教育“普九”代表省通过国家验收,建成2 000平方米的一中学生食堂楼和3 000平方米的六中学生宿舍楼。先后投资1 000多万元,兴建了6 000平方米的娱乐中心大楼和7 700平方米的广播电视大楼。有线电视安装已达10 700户,城市入户率达60%,农村有线电视全面启动。全县新装电话3 200部,发展IC卡电话50部,电话装机总数达13 400部。完成110千伏变电所改扩建工程,新增1台2万伏变压器,可保证全县50年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科技、体育工作继续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迪卡猪生产前景广阔】
一是科学规划建设基地。在全县建成迪卡猪专业村6个、专业屯18人、专业户500个、养殖小区2个、养殖一条街24条、企事业养殖场10个。二是组建集团强龙头。组建了迪卡猪产业集团公司,投资1 691万元,完成了迪卡种猪一场、二场的扩建和新建工程及年产1.5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并先后与大连、长沙、大庆等地签订了销售合同。三是全程服务促发展。县成立专门技术组织,对售出的迪卡猪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系列服务。截至年末,全县共引进曾祖代种猪50头、祖代种猪1 000头,迪卡猪饲养量达5.5万头,出售商品猪5万头,创产值3 750万元,纯利润1 25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迪卡猪生产基地。
【肉羊产业发展迅猛】
在基地建设上,充分利用引进的德克赛尔羊和德国肉用美丽奴羊特色优良品种改良本地绵羊。全县建成高标准配种站7处,并对改良后的羔羊进行统一回收、统一育肥、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在此基础上,通过集约经营、典型引带、政策扶持等手段,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全县发展肉羊专业村12个、专业屯24个、百只以上养殖大户89户。在龙头企业建设上,突出借外力求发展。靠名牌吸引、真诚引联和优惠政策引联,与哈尔滨市金事达集团公司共同组建了青冈金事达肉羊开发集团。1998年,全县肉羊改良基础母羊核心群达到6 000只,引进种公羊26只,育肥羔羊2 000只,被列为全省肉羊开发重点县。(青冈县政府办公室 毕广林 孙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