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县
县委书记:黄室君 1958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程进先
县 长:李廷祥 1951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1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任现职。
副县长:刘洪久 张庆杰 高丰会
殷丽雅(女)
许 强 姚春翥
县政协主席:王景彦
【概况】
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1 547万元(不变价),同比增长10.75%;工业总产值实现23 865万元,同比增长7.9%;财政收入完成3 267万元,财政支出完成1 19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 128万元,同比增长0.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5%,比上年回落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 538元,同比增长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1998年,塔河县政府政治、经济综合考核获大兴安岭地区第一名。
林业
林产工业实现产值5 002万元,实现利润178.6万元,比上年多实现71万元;多种经营实现产值4 8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润50.1万元。营林生产完成人工更新3 000公顷,幼林抚育34 977公顷,育苗14.3公顷,天然中龄林抚育6 667公顷;“天保”工程封山育林19万公顷,林业局共实现利润310万元。
农业
总播种面积完成92 310亩(含岭南),比上年增加26%;大牲畜存栏3 993头匹,生猪存栏10 856头,禽存栏14万只,全县从事畜牧养殖业户已达327户。土地二轮承包工作基本完成,村务公开工作全面推开。受三次洪水影响,造成了2 500公顷农田受灾,粮食产量完成6 107吨,比上年减少37%,农业总收入实现2 454万元,比上年减少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 361元,比上年增加83元。
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至年末,个体工商业户达3 871户,实现产值4 020万元,销售额实现10 113万元。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55.2%,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总和为44.8%,以大木头为主的经济格局得到改变。
社会各项事业
1998年共投入107万元,完成技改项目9项,增创效益240余万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56名。广播电视实现了一地一网。加大了对医疗、医药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防治碘缺乏病工作提前达到省验收标准。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达标,人口出生率为10.02‰,计划生育率达97.29%。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改观。塔河县被省政府评为“双拥模范县”。
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
1998年,共办理人民代表意见、批评、建议25件,办理政协提案24件。加大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对政法队伍进行了清理整顿,全年共办理应诉案件9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1998年共争取到上级投入近1 200万元。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立案调查干部违纪案件18起,处理24人。
【抗洪救灾】
1998年的三次洪水,在塔河县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全县共有3.4万余人次投入抗洪抢险,动用车辆1 300余台次,完成土石方7.5万立方米,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抗洪救灾。启动了塔安大堤填塘工程,完成土方4万立方米。全县干部、职工、个体户捐款捐物总计30余万元,保证了灾区人民生活及生产需要。
【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始于1997年4月,至1998年底,国家专项投资3 810.1万元,1 686名转岗人员实现了再安置,安置职工、青工4 086人。1997年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规划方案编制委员会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抽调科级干部从事天保工程工作。截至年底,顺利完成3 810.1万元的专项投资。完成人工造林2 000公顷,人工促进更新1万公顷,幼林抚育2 500公顷;苗圃建设改土10.6万立方米,良种基地建设1 480公顷;修复营林路25公里,修复桥涵210延长米。
【瓦拉干镇】
1998年,瓦拉干镇(林场)把“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作为1998年工作的重点,压缩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截至年底,全场现有职工1 008人,干部压缩至89人(含34名学校教师),木材生产完成10.84万立方米,造林更新716公顷,幼林抚育5 649公顷,天然幼中林抚育1 300公顷,火烧迹地清理1 500公顷,多种经营年产值实现239.5万元,林产工业总产值完成952.5万元。群众义务植树完成1.5万株;庭院经济不断发展,养殖业不断扩大,年总收入达20.9万元。被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授予“双文明样板林场”称号。(塔河县档案局 朱 波 梁秀云 关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