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历史简况

  大约四五万年前,古人类就已生息活动在黑龙江地区。夏商周时期,生息在黑龙江地区的先民有肃慎人和索离人等,并已向中原朝贡。公元前4-3世纪,夫余政权建立,地跨今黑龙江省南部。秦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生息活动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鲜卑人、勿吉人和靺鞨人等。698年,粟末靺鞨人建立唐地方政权渤海国,最盛时辖5京15府62州,地跨今黑龙江东部和南部。713年,唐在渤海国设忽汗州。726年,唐在黑水靺鞨(今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地区)设黑水都督府。792年,唐设室韦都督府,地辖今黑龙江西部。辽(916-1115年)归东京道管辖。金(1115-1234年)属上京路,下辖有会宁府、胡里改路、速频路、蒲与路和肇州。蒙古汗国灭金后(1234-1271年),设开元、南京两万户府。元(1271-1368年)设开元路、水达达路。明(1368-1644年)设奴儿干都司。清(1644-1911年)设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地区。清末开禁后,关内大批汉族人移居黑龙江。民国以后(1912-1932年),以松花江为界设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伪“满洲国”(1932-1945年)成立后,划分为龙江、滨江、牡丹江、黑河、北安、三江、东安省。解放战争时期,分为黑龙江、松江、嫩江、合江、绥宁五省。新中国成立后,设立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和松江省(省会哈尔滨)。1954年,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 (广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