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99年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积 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努力克服内需不足、通货紧缩以及前进中的各种困难 ,加大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全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出 现好转,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 就。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需求不足制 约了宏观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继续下降。
    一、综合
    1999年在灾后重建、国有企业改革、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下岗 职工再就业压力加大等复杂的形势下,全省大力实施国家积极的财政货币 政策,正视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大改革和发展步伐,扩大内需取得一 定成效,全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基本正常。初步统计,全 省国内生产总值289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75.9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588.8 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932.7亿元,增长9.9%。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7660元,比上年增长6.9%。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13%、55%和32% ,与上年比较,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各上升1个百分点;产品结构 受市场商品供求的影响而略有调整,市场需求较旺的产品增长快,而一些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一般日用消费品及能源、原材料生产持续低速增长或 下降。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扭亏脱困取得成效。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 有76户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占三年规划的93.8%,这些企业初步建立了现 代企业制度。全省上市的国有大中企业已达16户,共筹集资金47亿元,增 强了企业资金投入能力,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有企业脱困工作取得进展,我省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为180户,到年 底实际完成161户,完成三年脱困目标的89.4%。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通过抓发展促就 业、安置与自谋职业相结合,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全 年有58.2万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再就业。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 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比上年下降 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省继续实施农业强省战略,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调整种植结构, 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种植业生产取得好收成。全省粮食总产量3074.6万吨,增长2.2%。 分品种看,四大粮食作物呈“三增一减”趋势,水稻、玉米和大豆产量增 加,小麦产量减少。经济作物中,甜菜受制糖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 影响,产量下降20%,油料、亚麻和烤烟产量呈现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 品产量如下: 1999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074.6万吨 2.2 其中:水稻 944.3万吨 2.0 小麦 284.2万吨 -0.4 玉米 1228.4万吨 2.4 高粱 39.6万吨 23.4 大豆 446.6万吨 0.4 薯类 75.7万吨 13.8 油料 39.5万吨 133.7 亚麻 14.3万吨 58.9 烤烟 10.8万吨 30.1 甜菜 248.2万吨 -20.0 蔬菜 1128.4万吨 13.0 水果 18.8万吨 1.6 甜菜 248.2万吨 -20.0 蔬菜 1128.4万吨 13.0 水果 18.8万吨 1.6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78.4万公顷,与上年基 本持平。完成造林面积39.7万公顷,增长28.9%。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取得积极进展,省森工系统全年投入公益林建设资金3.1亿元,完成造林 面积11万公顷,人工促进更新面积3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19.6万公顷。
    畜牧、水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44.9万吨,比上 年增长1.6%。水产品产量36.5万吨,增长2.2%。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牧 畜存栏如下: 1999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144.9万吨 1.6 其中:猪肉 85.2万吨 2.0 牛肉 26.3万吨 2.3 羊肉 3.0万吨 2.7 禽肉 29.2万吨 0.7 鲜蛋产量 71.8万吨 0.6 牛奶产量 143.7万吨 1.1 大牧畜年末存栏 550.3万头 0.1 其中:奶牛 68.9万头 0.6 猪年末存栏 1006.3万头 5.0 羊年末存栏 483.5万只 4.5
    乡镇企业继续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营业收入1035亿元,增长16.1%;实缴税金13.1亿元,增长8.3%, 净利润48.8亿元,增长10.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59.7万千瓦,比上 年增长7.2%。年末拥有农用拖拉机72.6万台,增长3.3%,农用载重汽 车1.0万辆,与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纯)127.3万吨,增长1.1%。 农村用电量26.3亿千瓦小时,增长2.3%。
    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粮食价格和畜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农民 收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规模小 ,传统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低。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省工业经济在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以优化资本结构和债转股为契机,加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工作,工业 生产在改革调整中保持平稳增长。全省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 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1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轻工 业增加值121亿元,重工业增加值789亿元,分别增长17%和4.8%。国有 企业增加值754亿元,增长4.8%;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6.8%,其他经 济类型工业增长14.1%。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 增长15%和12.6%。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1999年,全省重点考核的31种主要产品中, 产量增长的17种,下降的14种。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1999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 6230万吨 -12.1 原油 5450.5万吨 -2.2 木材 818.7万立方米 -10.9 布 1.1亿米 31.6 乳制品 15.5万吨 5.8 发酵酒精 28万吨 27.1 啤酒 136.5万吨 13.5 卷烟 65.5万箱 -7.0 机制纸及纸板 38.7万吨 -3.9 原油加工量 1331.9万吨 7.4 人造板 55.6万立方米 17.0 合成氨 66.0万吨 -1.5 化肥 45.8万吨 1.5 乙烯 34.7万吨 -5.5 水泥 851万吨 14.5 钢材 68.0万吨 -2.8 工业锅炉 545.1蒸发吨 60.5 十种有色金属 1.9万吨 34.9 汽车 10.0万辆 39.8 发电设备 291.1万千瓦 -18.6 彩色电视机 100.1万部 20.3 发电量 411.5亿千瓦小时 -2.9 微型电子计算机 6.7万部 1.0
    工业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回升。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130,比上年提高28.3个百分点。构成中的七项指标除资本保值增值率外 均好于上年,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2.1%,提高2.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 率65.2%,下降0.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14次,加快0.03次,成 本费用利润率11.6%,提高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3,770元/人 ,提高16.8%,产品销售率为96.8%,提高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 率108.4%,下降9.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总额365亿元,比上年增长 48.3%,实现利润总额180.9亿元,增长1.2倍。亏损企业亏损额58.7亿 元,比上年减亏21.9%。其中,中直企业减亏12.4%,地方工业减亏 26.3%。全省工业经济效益好转,主要是大庆石油涨价的拉动,同时地方 工业效益大幅度回升也是重要原因。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省资质等级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 亿元,实现利税7.4亿元。施工房屋面积2573.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 1479.5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略有增加。1999年,全省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额808亿元。其中:国有单位投资566.1亿元,下降6.7%;集体单位投资 29.5亿元,增长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84.8亿元,下降10.9%;其他经 济类型投资128.1亿元,增长78.4%。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基本建 设投资340.6亿元,比上年增长8.7%,更新改造投资146.2亿元,下降29 %。
    投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年农林牧渔业投资19.7亿元,比上年增 长93.1%,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达2.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允点。能 源工业投资187.2亿元,下降25.2%,所占比重由31.2%下降到23.2%。 前几年持续高增长的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出现了下降,降幅为28.3%,所 占比重由20.6%下降到14.5%。 房地产开发投资呈增长势头。全省房 地产投资82.3亿元,增长44%;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537.3万平方米,商 品房销售面积35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3%和36.7%。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基本建设、更新改造项目建成投产率69.1% ,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577.1亿元,增长8.5%,固 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4.6%,提高5.8个百分点;竣工房屋面积1914.3万 平方米,增长28.9%,竣工率61.7%,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
    全年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项目2332个,比上年增加407个 。其中大中型项目两项:鹤岗电厂一期工程和五大连池山口水利枢纽工程 。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有:原油开采347.5万吨,原煤开采97.4万吨, 发电机组装机容量92.6万千瓦,新建公路209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 3万吨,城市煤气生产能力4万立方米/日,长途光缆15公里。
    投资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增长缺少大项目支持;建设资金不 足;更新改造步伐放慢。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步伐较快,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业增加值165.2亿元,比上年增长9.3%。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全 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937.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3%。 其中:铁路715.2亿吨公里,增长4.5%;公路156.7亿吨公里,增长11.6 %;水运20.5亿吨公里,增长10.8%;航空1亿吨公里,与上年持平。旅 客周转量完成376.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其中:铁路158.5亿人公 里,增长1.6%;公路206.7亿人公里,增长10.6%;水运0.1亿人公里, 与上年持平;航空11.3亿人公里,下降9.6%。
    邮电通信环境大为改观,业务量继续高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 量1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全省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 59.1万门。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已达81.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全省电话普及率13.7%,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新增用户 52.7万户,增长9.1%。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6万户,增长2.3倍。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在买方市场和物价持续下降的消费环境中,国有商业和私营个体商业 竞相发展,批发零售、平价仓买、连锁超市等新兴业态繁荣兴旺。全年消 费品市场货源充裕,品种齐全,销售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016.2亿元,比上年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1.3%。分城乡看, 市县消费品零售额876.4亿元,增长7.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9.8亿元 ,增长6.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78.4亿元,增长6.0% ,餐饮业零售额86.9亿元,增长12.6%。
    各类商品销售中,吃的商品零售额453.4亿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 为44.6%,肉禽蛋、蔬菜、水果等商品货源充裕、品种丰富、价格平稳; 穿的商品零售额207.6亿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20.4%,衣着消费趋 向个性和时尚,更加注重质量和档次;用的商品零售额311.5亿元,占全 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0.6%,居民对用的消费选择性增强,质量提高。
    市场消费价格继续走低。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3.9%,居民 消费价格下降3.2%。商品零售价格连续23个月、居民消费价格连续15个 月负增长。
    1999年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如下: 1999年 居民消费价格 -3.2 其中:城市 -3.0 农村 -3.7 其中:食品 -5.7 粮食 -6.1 肉禽及其制品 -14.5 油脂 -8.2 蛋品 -8.3 水产品 -14.9 鲜菜 2.2 衣着 -4.4 家庭设备及用品 -4.0 医疗保健用品 0.2 交通和通讯工具 -5.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4.2 居住商品 1.6 服务项目 6.9 商品零售价格 -3.9 其中:城市 -3.6 农村 -4.7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3.5 工业品出厂价格 7.4 投资品价格 -0.3
    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缓,有效需求不足 。
    七、对外经济
    1999年,全省各地的招商活动更加活跃,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全年新 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1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实际利用外资11.1 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对外贸易稳中有增。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贸易总值21.9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8.9%。其中,进口12.4亿美元,增长12.2%;出口9.5亿美 元,增长4.8%。在进出口总值中,边境贸易出口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1%,一般贸易进出口9.5亿美元,增长1.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 4.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6%。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 作合同金额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营业额2.0亿美元,增长38.7 %。在外劳务人员达9892人,比上年增长15.7%。
    旅游业繁荣兴旺。充分利用独特的冰雪资源、特色旅游吸引国内外游 客。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旅游收入 100.7亿元,增长32.1%;接待国际旅游人数4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6.2%。其中:外国人36.1万人,增长5.7%;华侨、港澳台胞4.6万人, 增长9.7%。旅游外汇收入1.5亿美元,增长22.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1999年,全省财政部门在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国家下达的国债转贷资 金、粮食风险基金及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的支出压力下,积极扩大财源, 努力增收节支,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增幅。全年财政收入189.9亿元,比 上年增长8.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9.2亿元,增长10.4%;财政支出 359.8亿元,增长8.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39.1亿元,增长9.4%。
    全省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在款余额3017亿元,比上 年末增加374.6亿元,增长14.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762.6亿元, 增加81.7亿元,增长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19.2亿元,增加 268.8亿元,增长14.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03.9亿元,比上年末 增加251.9亿元,增长8.8%。其中:短期贷款2483.5亿元,增加165.2亿 元;中长期贷款490亿元,增加62.1亿元。年末货币净投放193.5亿元。
    保险事业方兴未艾。全年保费收入31.5亿元,增长11.3%。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12.9亿元,增长4%;人寿险保费收入18.5亿元,增长 16.9%。财产险赔付金额7.6亿元,下降27.6%,人寿险赔付金额1.2亿 元,下降7.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继续扩大。全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72个,从事科研 活动人员29,980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1,065人。科技经费支出22 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支出11.6亿元。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987项,授权 专利2378项。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0,218份,成交 金额15.7亿元。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39所,由于高等学校 扩大招生,全年在校学生达15.7万人,比上年增长25.6%。研究生在校 生0.9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5.6万人。
    年末中等专业学校112所,在校生12.8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235.6 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
    全省初中入学率93.8%,初中辍学率2.2%;小学在校生310.2万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小学生辍学率0.7%,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 1.3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1999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2个,文化馆 118个,公共图书馆97个,博物馆41个,档案馆180个,中短波广播发射 台和转播台45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6座。广播人口覆盖 率达到9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7%。
    卫生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1999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7573个, 比上年下降0.6%,其中医院、卫生院2000个,增长1%。卫生机构床位 数12万张,下降0.2%。全省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7.5万人,其中医院 、卫生院有医生5.5万人,护士、护师5.3万人。全省共有妇幼卫生机构 168个,卫生技术人员3316人。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全年共获得各种赛事的世界冠军27.5个。在国内 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得金牌112枚,银牌99枚,铜牌82.5枚。全民健 身运动推向新阶段,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1528次,参加人数达83万人。 全省共有478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重视,宣传执法进一步强化。以污染治理、大 气环境和地面水保护为主的“蓝色工程”,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环 境建设为主的“绿色工程”,以增加环保投入为主的“金色工程”得到进 一步的实施。1999年,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5%,城市气化率为 73%,均比上年有所改善。
    环境保护事业继续扩大。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4110人,环境监 测站111个。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15个,其 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872个,总投资 4.9亿元。建成烟尘控制区234个,总面积866.5平方公里。全省建成环境 噪声达标区226个,达标面积627.6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取得成效,人口低速增长。据抽样调查测算,1999 年全省人口出生率10.55‰,死亡率5.49‰,人口自然增长率5.16‰。年 末全省总人口3792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55万人 ,占54.2%;乡村人口1737万人,占45.8%。
    劳动力总量减少,职工工资增加。年末全省从业人员1663.4万人,比 上年下降2.2%。其中,城镇从业人员795.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867.6万 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89.7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4%。年末在 岗职工579.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7.8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100元, 比上年增加862元,增长13.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有所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5 元,比上年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受农产品价格下 跌的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6元,比上年下降3.9%,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下降2.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482元,增长5.4%,扣除价 格因素实际增长8.7%。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372元,比上年下降6.3% 。年末乡村贫困人口96.8万人,比上年减少62.6万人。城乡居民居住条 件继续得到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8.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9.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9年参加养老保险职工454.6万人,参 加失业保险职工512万人,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人数147.4万人。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加完善,1999年国家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 活保障、失业职工失业救济保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社会保障 线水平提高了30%,同时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 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