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地位得到新提高
各地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加大了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哈尔滨、佳木斯、大庆、鹤岗、伊春等地,一大批跨世纪工程的建立,一大批生活新区的竣工,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大步,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步。村屯规模整治是文明村镇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过几年的苦干,一举改变了封闭落后的村屯面貌。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街路宽了、庭院干净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围绕探索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创建新思路,从具体问题人手,推行优质规范化服务。哈尔滨日报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的1、2、3号行动,紧紧抓住下岗职工就业、环境卫生整治和“闹心房”治理等难点热点问题,使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增强了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哈尔滨市夕阳红义务服务队由单纯为社会做好事发展到主动参与社会监督,走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教的新路子。依托电信网络开通“省长热线”电话,公安、市政、房产等“110”,司法“148”等热线电话,为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履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宗旨,找到一条好途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动接触实际,为人民群众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使创建工作在人民群众心里扎下根,使各级领导尝到了抓好创建工作的甜头,也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帮助贫‘困地区“文化扶贫”,争得中央文明办的支持,为本省20个贫困乡镇建立文化站,国家共投资250万元。 (张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