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99年,各级妇联组织和全省妇女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工作。
1.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妇联以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和迎接澳门回归祖国为契机,对广大妇女进行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尤其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和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政治事件发生后,各级妇联立即组织各界妇女座谈、抗议、声讨。
各级妇联通过揭批“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开展了一系列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宣传教育,对“法轮功”练习者中的女性做疏导、劝解和思想转化工作,使绝大多数练功妇女从“法轮功”组织中解脱出来。
各地还抓住全国妇联和省妇联建会五十周年的有利时机,组织各界妇女回顾妇女运动发展的光辉历程,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思想。表彰奖励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各类先进妇女典型和优秀妇女干部。
2.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目标,各级妇联继续对农村妇女进行全方位科技培训,依据各地龙头企业和地方优势产业,抓特色、创名牌、上精品、增效益,积极构筑新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点和妇女特色的拳头产品。齐齐哈尔市发展白色经济、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等特色经济;鸡西市组织农村(矿区)妇女实施以建立庭院经济示范园、女农技师示范园、科技示范田为内容的“两园一田”示范工程;牡丹江市在巩固6条妇女特色生产线的基础上,新发展两条特色经济产业链;绥化地区发挥能人引带作用,创建具有妇女特色的种、养、加精品园区;大兴安岭地区开展“采集山野产品、向大自然取黄金”活动。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经济活动,不仅推动了当地支柱产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妇女特色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继续开展扶贫和抗灾自救工作,全省开展了“龙江巾帼献爱心、送温暖”扶贫助困活动,向全省妇女发出“心连心、手拉手、与贫困姐妹共渡难关”倡议。哈尔滨市开展了“心连心、送真情、济百家、助千家、扶万家”救助行动,黑河市组织了“边陲巾帼进百家门、知千家情、暖万家心”奉献真情活动。全省各级妇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走村人户,仅在两节期间走访慰问城乡贫困家庭1.2万户,组织捐赠慰问品、慰问金价值150万元。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募集扶贫资金、救灾物资价值近180万元,扶持6个县区的贫困妇女发展生产。大庆市组织6500名贫困妇女劳务输出。
参加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十年成果展。省妇联摄制了《沃土·繁花·硕果》专题片,印制了《黑土·巾帼·画卷》宣传画册,展示了本省妇女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果。各级妇联对本地的“双学双比”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探讨新一轮“双学双比”活动的发展思路。结合当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建设,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围绕国际老年人年,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奉献月”活动,组织“五好文明家庭”成员慰问贫困老人。各地以“妇女·家园·环境”为主题,开展了“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各地还以全国妇联推荐的《心灵的花园》、《大雁落脚的地方》为活动用书,开展“爱心读书征文活动”。
3.贯彻实施“两法”和两个《规划》。省妇联配合省政府妇儿工委召开了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了本世纪实现两个《规划》目标的具体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对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解决对策,落实相关责任。各级妇联积极协助政府完成了《妇女规划》的中期监测评估,修订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了两个《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为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各项指标奠定了基础。促进《黑龙江省家庭教育“九五”计划》终期目标的实现,开展了“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的传播与实践。继续实施“春蕾计划”,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与贫困女童结对子、捐资、包扶、助学,全省共筹措资金356万余元,帮助11,918名特困女童重返校园。六一期间,各级妇联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贫困地区儿童,开展了一系列慰问资助活动。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不断拓展少儿活动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发展壮大科学育儿基地。
各地把每年的4月作为宣传“一法一则”及相关法律宣传月,对妇女进行知法、懂法、守法教育。各级妇联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妇女各项权益的落实。省妇联配合省人大重点对“一法一则”中的妇女政治权利、劳动权益、人身财产权益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乡镇党政班子女干部比例偏低、女职工劳动保护、土地承包中男女不平等、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等妇女维权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执法监督建议。认真受理妇女来信来访,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合理要求,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严重侵犯妇女权益的大案、要案。据统计,全省共接待妇女来信来访4000余件,结案率在98%以上。各级妇联不断拓宽维权工作渠道,普遍建立了妇女维权工作部、妇女维权法庭、陪审员制度,开展法律服务业务。有的市地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创办庭前调解学校,巩固完善社会化维权机制。加大了帮教、调解、刑释解教工作力度,开展了以“远离毒品、珍爱生活”为主题的禁毒知识教育,坚决抵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各级妇联认真落实省委9号文件精神,积极向同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女干部,全省已有13个市地、127个县区、1022个乡镇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分别达到100%、94.8%、85%,县乡两级党政班子比例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和18个百分点。
4.妇女组织自身建设。完成了村级妇代会的整建任务,调整面达30%。妇代会主任的养老保险投保面达37%,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各级妇联普遍建立了妇联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岗位责任制,细化、量化工作指标,促进了妇女组织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按照“九五”培训计划要求,强化了妇联干部的岗位培训,分层次实施。省妇干校承担了妇联干部岗位培训,并创造条件,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和女子职业教育。各级妇联积极开展信息和调研工作。全年向全国及省妇联上报信息1600余篇。省婚姻家庭研究所发挥妇女理论研究作用,取得了成绩。各级妇联积极发展各类妇女活动阵地、生产基地、经济实体,巩固提高儿童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妇女活动中心户,兴建“三八绿色工程”、“双学双比”生产基地,创办经济实体,取得了成绩。 (姜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