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组建于1985年,下属企业6个,其中直属企业有:嫩江地铁分局、桦南地铁分局、宝清地铁分局、延伸实业集团。行业管理企业两个:黑河地铁局、哈尔滨石化集团储运分公司。建设经营管理单位两个:东宁地方铁路建设指挥部、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合资(委托)经营管理办公室。省地方铁路局是全省地方铁路的主管部门,性质为国有企业,同时具有行业管理职能。1999年,全省地方铁路运营里程511公里,占全国地方铁路营运里程的10%,占国铁哈尔滨铁路局营运里程的7.53%。管理委托经营铁路404公里(其中富嫩线178公里、福前线226公里)。在建东宁地方铁路95公里。在本省西北部和东部地区已形成了自己的路网。全局固定资产9.42亿元,其中直属企业5.29亿元。年货运量300万吨左右,其中直属企业200万吨左右。截至1999年末,全局累计完成货运量2262.16万吨,其中直属企业完成1261.6万吨,实现收入85,724.86万元,其中直属企业实现43,009万元。
1996年,省委对地铁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拓市场、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的十六字治局方针和“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的工作目标。主动出击,创造增加货源的条件。1996、1997年在嫩黑线先后自主开发建设了年产10万吨的煤矿和年产5万吨的石灰石矿,既增加了运量,企业多种经营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调整运输品类。打破单一的储运模式,积极与吸引区范围内有关部门合作开发第二、第三品类资源,以独立或联营形式开发建设煤、粮等储运货场,最大限度地增加货位,提高煤炭装卸能力。面向市场构建和完善营销体系,形成产、运、销一条龙格局。通过煤电联运,稳住大宗用户,通过热情周到服务,吸引住中小客户。因而形成了较稳定的销售网络,做到了以销促产,以产促运。强化运输组织。从地铁实际出发,加速机车、车辆周转速度,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实现了年度均衡运输。运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并重,努力提高营运效益。坚持定期召开生产经营分析会,杜绝为货主大量垫付运费现象,加大积压货款的清欠力度,避免了资金沉淀风险,保证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正常周转,运输生产效益明显提高。主副业并举,加快发展,增强企业实力。在稳定运输主业的同时,省地铁局又适时提出了“主副并举,协调发展”的思路。完成了友宝铁路建设工程。友宝铁路是1992年开工的“八五”期间省重点工程,1996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紧紧抓住新建友宝铁路,扩大企业规模这一机遇,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于1998年8月30日如期开通临运。东宁地方铁路复建工程顺利启动。该项目于1999年被省计委批准为省基本建设重点项目,同时被铁道部纳入东边道网络计划并列人国家“九五”修建1000公里地方铁路计划之中。依托运输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省地铁局以原有的多经公司为基础,按照企业集团的框架,于1998年初组建了黑龙江省延伸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此作为全局发展多经工作的重要支撑点和载体。并确立了“以路兴企、以企养路、同步发展、开拓延伸”的发展战略。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内外贸易、金融期货、电煤、建材、货物储运、汽车租赁、塑钢门窗、海产品养殖等领域。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省地铁局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制定出台了DT99改革方案,改革涉及面之广、力度之大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主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决策和执行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全面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改革财务管理办法,资金运行步人规范管理轨道;改革物资采供制度,探索物资采供新思路;进行企业公司制改造;加大更新改造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经过4年的努力,全局直属企业经济走出低谷,结束了连年亏损、徘徊不前的局面,地铁事业进入了建路以来的最好时期。1997年实现利润848.9万元,1998年实现利润477万元。1999年实现利润1546万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68%、259%、126%、691%;货运量1996-1999年分别比1995年增长25.4%、37.1%、35%、78.6%,至1999年末,直属分局货运量达到206.8万吨。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全局直属企业固定资产比1995年增加4.26亿元,增长297%。直属企业职工人均收入1999年达到7410.7元,比1995年提高54.4%。全局实现了无亏损企业,无责任重大、大事故,无下岗职工。企业跃居同行业先进行列,在全国20个省市地方铁路排名中荣居第二。嫩江分局被评为全国地铁系统“扭亏增盈先锋”,桦南分局被评为全国地铁系统“扭亏增盈先进单位”。 (郭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