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1999年1-4月份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5.9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 少74.8%,但与全国比,形势非常严峻。1-4月份全国国有粮食企业亏损 29.9亿元,本省占全国亏损总额的19%,位居全国第一。在制定收购、储 存、管理三大费用标准基础上,全省在人员配备,各项费用支出、粮库基 础设施配备等10个方面制定了定额。各购销企业结合实际又将定额细化到 班组和业务环节,起到了指导和制约作用。在粮食收购、烘晒、储存过程 中,费用支出实行一条龙管理,验质、检斤、保管三员实行连锁承包,把 好入库、保质、保量、损耗四关;对烘晒环节推行“三定一包”管理责任 制(定任务、定产量、定质量、包费用),按班组、场区核算,进行量化 控制产生良好效果。1999年全省粮食购销企业商品损耗减少6181万元,减 幅50.5%;吨粮储存费用比上年下降36.1%;烘晒费比上年减少8.8%; 工资支出比上年下降30.9%;全省实现顺价销售粮食38.75亿公斤,补贴 后实现毛利3.11亿元,比上年增加1.58亿元,增长103.3%;斤粮毛利 4.01分,偿还3分钱收购费用贷款,弥补1分钱综合费用利息后,做到了保 本微利。但购销企业亏损总额位居全国第一,即使剔除三项客观因素,仍 然亏损3.67亿元。在706户购销企业中,消化“三项因素”后仍有利润的 只有88户,消化“两项因素”不亏损的有148户;剔除“三项因素”不亏 损的有132户,“三项因素”全部剔除后仍然亏损的高达335户。剔除“三 项因素”后不亏损的只有牡丹江、双鸭山、伊春、佳木斯、七台河、大兴 安岭6个市(地)。 (闫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