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以科技产业化为目标,突出抓好全省跨世纪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为龙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快 速发展。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哈尔滨市南岗区 、牡丹江市阳明区、大庆市让胡路区3个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的技工贸总 收入实现204.6亿元,利税19.37亿元。出台了《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 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完善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环境。启动5000万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经综合评价批准了45 个项目。继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1999年在大中企业新辟建4个高 新技术角。全国首批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试点的哈电机有限责任 公司被列为全国3个重点示范企业,已完成二期工程的初步设计。CAD(计 算机辅助设计)示范工程已有40家企业通过了省级验收。进一步依靠科技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工 程以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为示范点,启动了14个农业技术创新专题。继 续抓好牡丹江国家级持续高效农业试验示范区主作。进一步加快种子工程 建设和粮食作物高产攻关,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3个。大豆大面积优质高产 攻关共落实1249万亩。3个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东北农业大学高新技术 园区、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园区、八二农垦大学高新技术园区等进一步 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强化技术储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安 排各类科技项目340项,比上年压缩了10%,其中科技攻关计划207项(含 重大项目45项)、星火计划55项、火炬计划43项、成果推广计划35项。全 年共安排各类科技项目经费6955万元。进一步强调科研与生产的联合,工 业攻关63%的项目是由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承担的。评出省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省自然科学基金择优支持143项基础研究项 目。哈建大沈士钊教授和哈工大杜善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本省中 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20位,位居全国上游。进一步强化科技成 果转化体系建设,拓宽成果转化的渠道。在完善常设技术市场功能的同时 ,着重发展农村技术市场。全年技术交易合同额15.712亿元。省科委组织 实施的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共35项,农业项目增产粮食34.33亿公斤, 增收39.12亿元;工业项目新增产值1.64亿元。省科技进步奖共评出获奖 项目19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49项。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全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开端。实行“开放、流动、竞争、 协作”的新机制,近60%的科技人员与企业结合,进入经济主战场。据不 完全统计,41个中试基地1997-1999年开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250余种, 累计创产值8.3亿元。1997-1999年,以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开 发140余种新产品,实现产值5亿多元,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套开发的成 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省属科研单位创办的科技产业实现产值5亿多元 。 (王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