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
1999年,应用经济研究注重多部门、多学科联合调查 研究,精品倍出,成果丰硕。省委政策研究室曲伟、省委宣传部陶凯等在 《调查研究》第1期发表的《明珠何以更夺目——关于大庆油田二次创业 、再创辉煌的调查》一文,从超常发挥第一生产力、强力推进多元经济发 展、励精图治精细管理和继承发扬大庆精神等方面,客观分析和科学总结 了我国特大型国有企业大庆油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往开来二次创业, 再创人间奇迹的基本经验,以及揭示大庆在深化改革中谋求可持续发展的 可贵启迪。该文1999年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大奖。省委与省政府联合 调研组在《调查研究》第3期发表的《关于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 研究报告》、东北农业大学尚杰和省社科联胡晓玉等在《学术交流》第3 期发表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等文章均从我省农业可 持续发展,实现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根本大计出发,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和 绿色食品开发积累的基本经验、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认真 研究和探讨。省经济研究中心赵祥臣、王洪斌等在《调查研究》第4期发 表的《“哈大齐”优势经济区率先发展带动黑龙江省“二次创业”》一文 ,对我省实施“哈大齐”优势经济率先发展战略进行了客观研究和论证, 并提出其具体实施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省社科院宋魁在《东欧中亚市 场研究》第7期发表的《对中俄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自然资源的思考 》一文,率先提出了中俄资源合作开发的重要作用;并从新的视角出发把 西伯利亚定位为东北亚区域中自然资源最丰富、潜力最大、后劲最强的地 区之一。作者认为,加速中俄合作开发,不仅有利于振兴两国经济,也有 利于促进东北亚、乃至亚太经济的崛起。省旅游局杜庆臻在《学习与探索 》第4期发表的《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开发构想》一文,提出了开发滑雪旅 游是黑龙江省旅游业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并从实际出发确定其发展 目标和思路。全文借鉴与参照国际发展滑雪旅游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 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勾勒出具有实践意义和操作性极强的 发展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促进全省旅游经济空前发展的宏伟蓝图。省社会 科学院任伶、田宝强,省政府农业办公室张子林等承担的《1978-1998年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变化、存在的问题和可选对策的调查研究报告》课题, 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20年来全省农民收入 及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各类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所提出的对 策既有理论高度,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 重要的参考价值。东北农大李友华在《学习与探索》第6期发表的《论黑 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文,对全省县域经济从区位条件角度区分为 市郊县、山区县;从经济发展程度区分为贫困县、发达县。作者针对上述 四种类型县域经济分别提出其可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省 社会科学院范洪才主编,步平、邹滨年(省经济研究中心)、潘春良(省 委宣传部)、刘爽等副主编撰写的《改革开放20年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 省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全书33万字。该书 以大量事实阐述了黑龙江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发挥本地区优势和特点 ,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一部具有较高思想理 论水平、具有真实性、地域性和可读性的丛书。范洪才主编,刘爽、蒋立 东、董鸿扬、徐景学、郭力等副主编撰写的《1998—1999年黑龙江省经济 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3月出版),全书28万字。 这是地方社会科学研究首次为地方领导决策科学化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服务而出版的经济与社会蓝皮书。全书对黑龙江省1998-1999年经济形 势、社会形势及部分周边国家形势进行前沿分析与科学预测,并提出了经 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成果有:省社会科学院徐景学在《西伯利亚研究》 第1期发表的《时代呼唤中国的西伯利亚学》一文,认为西伯利亚学是俄 罗斯的地区研究的综合,包括经济、人文科学的诸领域,如史学、民族学 、文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是一个构筑完善的囊括多学科的系统工程。 西伯利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的俄国,在西方国家也 早已存在。因此,作者经过充分的理论研究准备后,提出创建中国的西伯 利亚学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的迫切呼唤,并提出中国的西 伯利亚学其主要特点是借鉴外国的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以 丰富的中国历史典籍资料为背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目前,经过作者在 拓荒之路多年不断辛勤耕耘,中国的西伯利亚学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乃至 国家优长和特色学科。殷剑平著的《早期的西伯利亚对外经济联系》(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全书20万字。该书用大量史料重点论 述了西伯利亚资本主义时代的对外经济关系,及其西伯利亚地区对外关系 的发展变化与相互联系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作者突出西伯利亚地区活动 的作用,详尽阐述了中俄早期边民互市贸易的形成与制度化,西伯利亚商 路对中俄早期贸易的作用及俄罗斯商队的活动。这将对研究早期的和当前 中俄经贸关系及中俄关系史,特别是中俄边境贸易的由来及未来发展等方 面,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该书的出版受到黑龙江省对外经贸厅重视;同 时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有关学者在《远东经贸导报》1999年3月22 日撰文推荐该书,认为它是了解中俄经贸史的好教材。陈宝江、阴志清著 的《西方农业发展史》(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全书24万字。 该书研究的对象不是按地域划分的西方国家,而是按经济、文化划分的西 方国家。它包括西部欧洲(除前苏联及东欧国家之外的国家)、北美洲和 大洋洲。全书按其划分探讨了西方国家近、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旨在借 鉴其经验教训,寻找出一条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又能缩短我国与西方发 达国家距离的道路来。 (李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