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渤海上京遗址考古发掘

  1998-1999年,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牡 丹江市文物管理站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渤海上京遗址进行了第四阶段 考古发掘,主要针对上京城宫城内的第2号殿址和外城的正北门址,发掘面 积6000余平方米,揭示出第2号殿址的殿阶基和周边的散水、南北侧的踏 步、门墩等遗迹。这一阶段考古的主要收获:发现了外城第11号门址,纠 正了传统的“外城垣10门说”;搞清了外城北垣中央门址的形制,即中央 为殿,两旁设门道,更正了以往殿门混淆的错误认识;全面揭露了位于宫 殿正中心的最大建筑——第二殿址,初步认定其为渤海国君主与群臣百官 日常议政之地;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如鎏金铜佛、百官排序之砖制版位 ,以及陶制殿阶螭首等罕见的建筑饰件;所发掘的门址、宫殿的布局结构 和建筑风格,以及出土的铜佛、有汉字的版位砖及瓦件等,表明渤海国不 断接受唐文化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模仿了唐的典章制度;本次发掘 为全面保护、开发和利用上京龙泉府城址提供了科学的资料。 (赵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