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县
县委书记:王学东 1946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11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张秉和
县 长:赵 满 1951年9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副县长:陈德春 封殿辉 胡殿君 姚 生
杨晓春 秦炳芳 王洪义
县政协主席:张树霖
【概况】
依兰县位于哈 市东部251公里处,全县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辖7镇11乡366个行政村399个自然屯,总人口37万,人口自然增长率4.05‰。全县有耕地251万亩,林地280万亩,森林覆被率31%,总蓄积量1100万立方米。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三大分水系交汇于县城,有小河流18条、水库15座,年径流量9.44亿立方米,客水约32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矿产资源有铁、铜、锡、铝、石英、石墨、煤等,其中煤储藏量2.3亿吨。野生植物有蕨菜、薇菜、元蘑、猴头、木耳、山葡萄,药材有山参、鹿茸、龙胆草、刺五加等百余种,还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资源。依兰是本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有哈达洞、五国城遗址、坐井观天遗址、慈云寺等众多人文景观,松花江北岸的丹清河风景区保持着原始、粗犷的自然风貌,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6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9190万元,增长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亿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
粮食总产6.45亿公斤,农民人均收入2251元,纠正、取消、清退不合理农民负担1600多万元。农业特色经济开始起步,优质粮、小杂粮、经济作物等质量效益农业种植面积达13万亩。牧业生产正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百千万大户达到36户,黄牛、山绵羊、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0.7万头、21.7万只、25.4万头、259.1万只,绒山羊饲养量7.2万只,占全省一半多,鹿、林蛙、樱桃谷鸭等特色养殖业也开始起步。
工业
采取出售、租赁、股份制和破产重组等多种改革形式,调整了所有制结构,盘活了资产,企业经营机制明显转换,大部分关停企业恢复生产,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企业改革 企业破产14户,产权出售10户,改组股份制3户,摘“红帽子”4户,外资租赁3户,大部分县属重点企业恢复了生产。
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和上缴税金分别实现15.6亿元和697万元,比上年增长44%和15%。个体私营业户和从业人员增长13.6%和12.2%,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和营销额增长31.1%和31.8%。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业年收入达900多万元。金融储蓄纯增5817万元,信贷资金投放纯增9655万元。
城乡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 松花江干流整治一期工程完成投资2800万元,县城防洪能力显著提高。实施农村饮用水改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35%,受益人口4.2万人,荣获国家改水先进县称号;完成博物馆主体工程建设;农村多路微波系统建设前期工作基本结束;四所教学楼和两个乡镇卫生院相继交付使用。计划生育率达到95.87%。大搞城镇绿化、美化,完成健康路西段整体绿化工程。新建光明路白色路面,铺设了东顺城路地下排水管道。较好地保证了居民用水,初步解决了排水难、行路难的问题。加速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房屋开发建设,全县城镇开发房屋面积17万多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8.4平方米。依勃公路竣工通车。农村电网改造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新增市话装机容量2000门,城镇程控电话入户率50%,在城镇主街两侧设置IC卡电话54部。开通了县城公交汽车。
【招商引资】 全年引进资金2.64亿元,新上企业16个,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年初,该县制定了《依兰县招商引资实施方案》和《依兰县招商引资考核细则》,并与县内107个单位部门签订了责任状。县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分赴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杭州、广州、深圳、北京等地招商引资,寻找合作伙伴;仅8月在上海召开招商引资说明会就与中外客商签订协议392项,引进资金1.9亿元。通过招商引资,促成了一批新项目到依兰落户。到年底,香港的中邦公司和德国的威尔公司开发的莱明板项目、香港广利公司投资的玉米晶糖项目、哈尔滨无舆公司投资的1万吨重钙粉项目等一批超千万元项目已进入后期运作阶段。
【依勃高等级公路竣工通车】 该公路全长108.52公里,总投资6.7亿元,是构建本省“OK”型主骨架大通道,联结哈尔滨、七台河、鸡西等区域中心城市的一个主要枢纽,为本省公路建设重点项目,于1999年9月正式竣工通车。
【巴兰河漂流】
漂流地距依兰县城约45公里,位于丹清河自然风景区腹地,漂流全程20余公里,四周群山环绕,河水澄碧清澈,民俗民风古朴淳厚,被誉为“北方第一漂”。 (依兰县政府办公室 聂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