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七台河市

  市委书记:张 弛
    1948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5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任现职。
    副书记:徐衍民 潘乃仓 沈志成
    市人大主任:张 弛(兼)
    副主任:周纯昌 贾文涛 白 羽 吕广和    刘凤斌
    市 长:徐衍民
    1944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1年5月参加工作,1998年7月任现职。
    副市长:滕喜魁 邹 闯 纪甲文 张景儒
     迟仁太 郑玉辉
    市政协主席:张贺荣
    副主席:高学仲 路学洙 郎纯惠 张进生
     姜 艳(女) 王春华 盛玉祥
    【概况】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30度~131度44分、北纬45度16分 ~46度37分之间,东西南三面环山,一边面临广袤的三江平原,辖3区1县,总面积62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万亩,为辖区总面积的23%。总人口84.9万,199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7‰。 七台河市资源十分毛富。矿业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黄金、石墨、大理 石、沸石、膨润土等10余种,尤以煤炭最为丰富。七台河煤田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3个稀有煤田 之一,已探明储量17亿吨,远景 储量41亿吨,煤种齐全,品质优良,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 地、东北地区重要的主焦煤和本省惟一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土地肥沃,草原广阔,盛产粮食和亚 麻、烤烟等农作物。生物资源富集,林地总面积25万公顷,森林覆被率32.7%,主要生长着天然 次生林和人工林,有柞、桦、椴、松等20多种,林木蓄积量1372万立方米;山野菜和药用植物 300余种,木耳、猴头、榛蘑等食用菌类10余种,都是难得的绿色珍品;鹿、熊、狍、雉鸡等野 生珍稀动物栖息在密林中。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3.24亿元(现价),同比增长7.7%;一、二、三次产业增加 值分别增长6.7%、4.6%和12.4%。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三次产业比重 已调整到12.8:47.8:39.4。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47.6亿元、21:3亿 元,增长6.8%和5.5%。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10.5亿元,增长7.8%;粮 豆薯总产量达到45.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实现产值3亿元,增长1.4%。商贸流通活跃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5亿元,增长7.9%。实现进出口总额 338万美元。财政收支平衡,金融运行平稳。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1.66亿元,下降3.2%;支出实 现3.63亿元,增长15.5%。连续17年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49亿元和 5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8亿元和1.95亿元。城市基础建设明显加快。铺装城市道路4000延长 米,改造排水工程600延长采,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住宅面积77万平方米、电话用户1.4万 户。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引进资金13.2亿元,引进外资315.3万美元,新上招商项目1163个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及格率分别为96%、85%和99%。医院诊断符合率 、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8.6%和98.1%。计划生育连续11年完成省下达的控制指标。在省以上重大 体育赛事中获奖牌108枚。新增有线电视用户6000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4元,增长9.6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486元,略有下降。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全年完成了年初确定的32户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到80%以上。七煤公司在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迈出新步伐,债转股获得成功,资产负债率下降到76.9%。超额完成国家“ 关井压产”任务,共关闭矿井409处,压减产量211万吨。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红小豆、蔬 菜等优势绿色产业初步形成,订单农业开始兴起;农业综合开发进展顺利;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 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民负担得到有效 控制。以推行“零基预算”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有效解决了财政包揽过多、包袱过 重的问题,收支两条线制度落实较好。配套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养老、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实施。
    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工作全面启动,10家首批试点企业在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关键和共性 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实质进展;“GHM稀释剂”被列为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完成“年产6万吨热压气 化工业型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建筑设计行业CAD技术应用率已达到80%以上,机械 制造业达到30%左右。创建科学管理体系活动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同比 减亏2081万元,地煤企业实现全行业扭亏。完成技改项目10个,开发新产品7个;县变压器通过 IS09001质量认证,茄子河矿、北岗矿通过省贯标验收;省市名牌产品已达到20余种。农业科技 不断进步,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6%,增长1个百分点。
    非国有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上缴税金7326万元,增长10% 。乡镇企业四项经济指标保持20%以上的强劲增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营业额17亿元,增加 就业1.35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项目建设加快,新上工业项目10个,促进了新经 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盘活存量资产1.8亿元,启活了市洗煤厂、市铸造焦厂等停产、破产企 业。
    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广播电视在全省建功立业活动中夺得三连冠。 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省级双拥模范城进一步巩固,环境保护取得较大进展。社会治安形势比 较稳定。德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5亿元,年初确定的12个方面26件实事基本完成或 取得阶段性成效。
    【环境保护与治理】
    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蓝天 碧水”工程,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1999年,污染治理总投资达4114.4万元,园林绿地面积达 56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93公顷。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完成132台超标锅炉改造,减少 烟尘排放量2400吨;中心区全面推行清洁燃料,型煤使用率达80%以上;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 81.7%,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并已着手强化对汽车尾气进行治理,市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提 高。桃山水库水源保护与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 98.7%,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饮用水质量明显提高。工业企业达标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工 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7.4%,比上年有新提高。已完成省控任务的66.7%、市控任务的60 %。山水林田路步入综合治理的良性轨道。已建成7.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4个生态和生态农业示 范区及2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小区等。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势头】
    借助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 中,基本建设投资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房地产开发投资2.04亿元,比上年增长50.2% ;更新改造投资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他投资1.96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施工 项目8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69个,新增固定资产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固定资产交 付使用率49%,建设项目投产率82%。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新增固定资产4亿多元,新上招商项 目1163个,投资千万元的项目12个,百万元的项目50个。
    【地方煤炭实现全行业扭亏】
    1999年,七台河市地方煤炭系统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 全行业扭亏为盈。完成工业总产值1.4亿元、工业增加值5930万元,实现利润342万元,减亏730 万元。地煤行业把改革与改组、改造、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地抓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铸造焦厂 破产重组,鹿山集团分离分立、委托经营,通过机制创新实现扭亏脱困。桃山选煤厂通过股份制 改造,新上高科技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茄子河矿、北岗矿全面开展创建科学管理体系活动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深挖潜力,盘活资金,超额完成利润指标,实 现扭亏为盈。
    【双叶家具走向世界】
    双叶家具实业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实力较大的家具生产基地之一 。有资产3500万元,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员工1240人,有9条专业化流水生产线,在国内32个 省会城市建立了公司直销部,辐射城市100多个,部分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光彩企业、黑龙江百强民营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全省乡镇企业纳 税大户等荣誉称号。该公司生产餐厅、卧客房等6大系列130个品种的实木家具。“双叶牌”系列 实木家具被中国家具质量检测中心定为国家A级产品,荣获1998年中国第五届家具展览会银奖; “双叶”商标已被认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在省技术监督局家具产品质量跟踪检验中,被评为 质量合格单位,予以挂牌保护。公司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4950万元,税金339万元。
    【广播电视事业】
    边远山区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微波传递,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境,提 前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摄录制播实现了数字化、卫星收转和有线与无线相结合, 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86%,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 目极大地改善了矿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1996年以来,在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建功立业活动中夺 得三连冠,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建设标兵称号,在全省好新闻、优秀论文比赛中屡获殊荣 ,有300人次获得省优秀局(台)长、采编、工程技术人员光荣称号。
    【公安交警支队成绩显著】
    七台河市交警支队以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改革 勤务管理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创造性地实施《形象建设 子母系统工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队6个基层科队进入区级、市级精神文明先 进单位行列;三区的交警大队相继进入省公安交警系统先进单位行列;连续10年被省公安厅评为 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车管和驾管科是全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示范单位;支队在1999年被省 交警总队评为示范先进单位.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为经济建设服务先 进集体。城市道路交通井然有序,交通事故4项指标连续5年下降,公路治安、刑事案件明显减少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一一告破。交通设施建设年年都有新变化,初步形成了以交通指挥中心、 122报警、微机联网、部分信号灯监控、机械化巡逻执勤的道路交通现代管理新格局。(七台河 市政府办公室 崔玉平 宋宜海 曲洪斌 张光旭 吴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