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经济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0年实现总产值3.17亿元,其中地勘业产值1. 33亿元,非地勘业产值1.84亿元。全局地勘经济工作经受了厅局机构改革和市场形势变化的考验,呈现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好局面。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出现较好发展势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积极参与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共承担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余项;各地勘单位承担实施国家资源补偿费项目4项,省级资源补偿费项目29项;局自行筹集资金安排地勘项目30余项。地质找矿共投入资金6 273万元,取得了一批较好的地质成果。在老沟一二根河矿产资源评价项目中,新发现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组合异常6处,提交岩金矿普查基地1处,岩金预查基地1处,金找矿线索地2处;佳木斯隆起第三系砾岩金普查共探明金D+E级储量16t;四山林场岩金矿普查又取得新进展,新发现4条金矿体,平均品位4.32g/t~12.25g/t;异常查证工作也有新发现。地质勘查队伍继续坚持战略性结构调整方针,在巩固“一军三团”和“三个资源性公司”基本产生格局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调整、充实省地调院的技术力量,并提高了装备水平;省矿业集团和中地黑龙江建设集团逐步理顺成员单位关系,完善管理机制,加大进入市场力度;其余地勘单位也针对自身特点,适度加快队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了干部和工人身份界限;分配制度改革上,封存了档案工资,实行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等各具特色的分配办法;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用工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了资产承包经营和委托经营制度体系;地勘费管理推行了新办法,使有限的地勘费发挥了有效作用;新上项目采用新机制,避免了决策和运作中的失误。建立了逐步完善了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管理制度;认真贯彻“两个确保”规定,保证了5 400多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和1 500多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 (刘佩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