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发展质量效益农业

  一是坚持按照三个规律办事,种植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全年完成总播种面积198.0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81.8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5%,非粮食作物的比重由上年的6.7%上升到8.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8.6%,比上年提高1.9百分点。二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出发点,大力优化品种结构。四大作物应用良种、新品种面积达到167.12万公顷,占粮食作物的91.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小麦优质专用品种率达81%,水稻优质品种率98%,“双高”大豆达到12万公顷。种子产业化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种子机械化加工率达到98%,种子统供率达到80.3%,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三是抓龙头带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通过规范集团化运营等多种有效措施,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总局重点扶持了完达山乳业、北大荒酿酒、九三油脂、北珠米业、北大荒麦业等龙头企业提质增效,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增强了龙头企业对基地的带动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实行利益紧密联结,基地建设有了新发展。加强了水稻、大豆、小麦、玉米、大麦、甜菜、奶牛、肉牛、家禽等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专业大户、专业队、专业场。通过合同契约、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方式加强龙头与基地的紧密联结。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已覆盖各类家庭农场22.4万户,市县农户2.3万户。四是以提高单位资源效益产出能力为目标,推广应用新技术有新进展。重点推广应用了12项农艺新技术。在优质水稻生产技术上,大力推进“六化”建设,规范化秧田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大中棚育苗占水稻面积的65%.比上年增加8.3个百分点。钢骨架大棚达到3.1万栋,新增2.5万栋。钵育摆栽、侧深施肥、种衣剂拌种、甜菜纸筒育秧、玉米甜菜育苗移栽,以及配方施药、秸秆还田等新技术、新措施均已见成效。坚持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种试验田、示范田、高产攻关田4 326点次,面积扩大到近百万亩。五是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监测面积已达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1%;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有40家,比上年增加53%,有47种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全年绿色食品总产量达30万吨,实现产值15.4亿元,销售额15.9亿元,出口额达5 000多万元,实现利税9 000多万元。六是坚持推进“两优两规一科技”(优良品种、优化结构,规模化经营、规范化饲养,实施科技兴牧)工程,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蛋类、鲜奶产量分别达到9.99万吨、2.82万吨和28万吨;年末奶牛存栏11.47万头,黄牛存栏14.64万头,猪存栏61.1万头,分别同比增长5.5%、0.8%和0.7%;养殖大户已达7 300多户,奶、肉牛规模化经营比重分别达到28%和22%;畜禽优良品种率达95%以上,奶牛优质冻精配种率达100%。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七是实施生态林业建设,林业生产快速高效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4.8%,完成全年任务的135.6%;义务植树1 036万株,人均11株;育苗0.08万公顷,产苗2.9亿株。 (洪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