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牡丹江农垦分局

  牡丹江农垦分局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推进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加速构建经济发展优势的新格局。2000年,全局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取得了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丰硕成果。全局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工业和农业之比44.3:55.7。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实现增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10%。粮豆总产170.5万吨,创粮食总产历史最高水平,水稻、大豆、玉米平均单产分别为534公斤、160公斤和492公斤,分别比最高年份的1997年高出2.4%、3%和13%,实现了粮豆单产、总产历史性的突破。奶牛存栏29 209头,鲜奶产量达81 395吨;人均纯收入3 910元,比上年增长了3%,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利税23 764万元,其中:利润11 100万元,税金12 664万元。全局共有农机管理标准化达标农场11个,标兵农场1个。“双文明”标兵队创建热潮已在全局形成,2000年共有26个生产队成为分局首批“双文明”标兵队。八五三农场中学宿舍楼、八五八农场小学教学楼、海林农场学生宿舍楼已全面竣工,局直高中教学楼全体工程已经完成。全局已有306个卫生所申报了甲级卫生所。八五一一农场恢复客运站工程、宁安农场新建客运站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分局与东部11个农场的通讯光缆建设可视电站系统与电视光纤传输的垦视频道都已全面开通。2000年,分局确定了构强“四龙”(完达山乳业、完达山药业、北大荒麦业、兴凯湖米业),延伸“四链”(牛乳、草药、麦粉、稻米),壮大和发展“八大特色经济”基地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为主题,精心实施“四大工程”(换脑工程、素质工程、环境工程、CIS工程),切实抓好班子建设和民心工程建设,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唱响唱红“完达山”和“兴凯湖”品牌为突破口,继续加大深化改革的力度,提高改革的质量,为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进一步优化结构,加速发展质量效益农业、高产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着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总量,确保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为分局率先在黑龙江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 (杨树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