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北安农垦分局

  2000年北安分局完成社会总产值17.2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6亿元,实现税金4 064万元,全局粮豆总产48.9万吨,企业亏损10 991万元,家庭农场人均净收入1 501元。其中格球山农场实现利润575万元,被列为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特好企业,农场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荣誉称号。2000年北安分局不断深化农业“一固定、两自理、三不、四到户”的改革,兴办各类家庭农场25 795个,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全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37.2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2 843台件,农用飞机场4座。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8万公顷,综合机械化率90%以上,农业综合抗灾能力大大增强。并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强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确立为今后全局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产出质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商运建服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场办工业完成国有资本的安全退出,商运服企业全部转为个体民营。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39 945亩,森林覆被率达到13.5%。畜牧业发展势头快速强劲,全局奶牛存栏18 180头,黄牛存栏21 291头,当年畜牧业增加值7 938万元。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例为15.6%,“半壁江山”格局正在充分显现。贸易业得到稳定发展,当年消费品零售额达2.88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总额390万美元,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9个,引进资金2 223万元人民币,商品流通企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非国有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产值8.1亿元,利润3.6亿元,从业户人均收入3 300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全局共荣获国家、省、总局各种科技奖项17项。基础文明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逐年加强。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不断进步,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文化长廊建设显著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保合一”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实施和完善。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公路网络建设和主干公路的技术改造工作得到持续加强。货物运输服务网络体系、旅客运输服务体系和车辆技术状况保障体系正在构建。通讯事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局通信线路总长度1 579对公里,市话电缆421公里,光缆1 072芯公里,开通数字程控交换机21台,容量25446线,装机15 338部,电话普及率8.2%,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225户,传输系统实现数字化。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人均储蓄额2 255元,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标志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2.7,标志着北安垦区人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型步入小康型。 (王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