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2000年全省森工系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森工产业总产值(现价)100.4亿元,同比增长3.5%。木材生产完成450.5万立方米,同比减少76.4万立方米;产值19.4亿元,同比减少18.3%。林产工业产值完成275亿元,同比增长13.5%。多种经营产值及收入完成51.6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多种经营产值完成38.6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利润15 223万元,同比增长16.9%。全省森工93户预算内企业实现亏损1.58亿元,同比减亏1 767万元,减亏幅度为10.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取得成效。2000年天保工程国家投资21.2亿元。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17 420万元,完成人工造林3.33万公顷,封山育林15.37万公顷;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94 588万元。森林病虫防治率达到90.5%,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70.3%。森林火灾发生率低于省政府控制指标。加快推行了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全省森工系统管护经营总面积559.6万公顷,占森工有林地面积的73.6%;参加管护经营的有61 599户,责任人65 711人。万成木业、万力木业、牡丹江木业、正阳河木业等企业进行了公司化改造。伊春林区和清河、方正、桦南等林业局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委托经营、出售、合资合作推进了企业改革。大力发展个体经济,个体经济产值达30.8亿元。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多种经营有了较大发展。播种面积完成22.6万公顷,产粮豆50.8万吨。推广新技术140多项。建成A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处,A级基地5处。为6大类60个品种的产品注册了“黑森”牌商标。森林生态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2000年接待旅游25万人次,收入5 000万元。成功举办了第2届中国雪乡节、小兴安岭漂流节等,初步形成了冰雪、狩猎、探险、原始森林观光、漂流等旅游项目。森工林区社会事业发展显著。调整了教育布局,14所学校晋升为省级和森工系统规范化学校。建立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疾病治疗率、防治率、抢救成功率有所提高。取得科技成果28项,5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进步对林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林区社会稳定,职工生活得到改善。职工人年均工资3 732元,补发3 950万元的陈欠工资。在34个企业开展了一次性安置试点工作。实现了森工系统养老金统筹,参保职工达22.5万人,失业保险金收缴率达100%,2 063人领取了失业救济金。 (王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