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省教育厅于2000年7月10日制定了《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工作实现社会化的实施方案》。全省高校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利用三年左右时间,高等学校后勤工作实现社会化,建立适应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改革分两步实施。到2000年底,各高校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同时组建黑龙江省高校后勤服务中心,指导、规划和管理全省高校社会化改革工作。从2000年底到2002年前后,在各高校后勤服务系统规范分离的基础上,通过院校之间联合或独立组建后勤服务实体,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组建跨行业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在哈尔滨市的高校通过并入、托管、联办、连锁和股份合作等形式进入黑龙江省高校后勤服务中心,逐步实现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化、产业化、集约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是学生生活后勤(吃、住)和供暖后勤的改革。建设大学生公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第一件急需解决的任务,也是其中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切入点。大学生公寓小区共征用土地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总投资预计为5.6亿元,并享受省及哈尔滨市的诸多优惠政策。大学生公寓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各高校将不再用国家投资建设学生宿舍,而且大学生公寓小区周边学校原则上也将不再在校园区内建设学生宿舍。全省36所高校中出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的有26所,已经规范分离的24所。 (崔多立 刘 彤 王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