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1年全省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少。年平均气温为2.2℃,比常年偏低0.1℃,年平均降水量为403毫米,比常年偏少22%。冬季(2000年11月至2001年2月)平均气温为-18.1℃,比常年偏低2.4℃。冬季影响本省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强度大,使得本省气温异常偏低,是近12年来的第一个冷冬,寒冷程度在建国以来排第二位,一些地区最低气温突破1961年以来的极值。季平均气温,大兴安岭北部、齐齐哈尔南部、大庆、绥化西部、哈尔滨南部的大部地区偏低3℃以上,其他大部地区偏低1.5℃~3.0℃。冬季平均降水量为24.2毫米,比常年偏多13%。降水主要集中在11月下旬至1月上旬,期间共出现6次大范围的降雪过程。季降水量大兴安岭、黑河西部、绥化北部、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大部地区偏多14成,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南部、哈尔滨南部大部地区偏多4成以上。春季(3-5月)平均气温为4.9C,比常年偏高0.8℃,阶段性变化明显。3月气温仍维持偏低状态;4月、5月转为明显偏高,全省大部地区偏高1℃~2℃。春季降水量全省平均为77.3毫米,接近常年。但时空分布不均,中、西部大部偏少2~6成,东部及北部大部偏多3~8成。由于东部3月月初与月末各出现1次暴雪天气,致使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7倍;而黑河西部、齐齐哈尔大部、大庆大部、哈尔滨南部3月降水量均偏少,其中齐齐哈尔大部、大庆大部明显偏少;4月全省大部降水量偏少3~8成;5月松嫩平原大部降水偏少2~6成,尤其哈尔滨大部偏少4成以上。夏季(6-8月)平均气温为21.4℃,比常年偏高1.4℃。出现了阶段性高温、弱低温等异常气候事件:6月3-4日、23-27日出现了晴热高温天气,西部地区4日、25日日最高气温在40℃左右,突破历史极值;6月5-7日出现强降温过程,过程降温幅度达11℃~15℃,之后气温持续偏低至14日,其中7日大兴安岭大部最低气温在O℃以下,同时7-14日三江平原大部平均气温偏低2℃~4℃,出现弱低温;8月22-25日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本省,各地日最低气温下降5℃~12℃,25日大兴安岭北部出现霜冻。夏季降水量全省平均为260毫米,比常年偏少22%。其中大兴安岭中部,克东、拜泉、望奎一带,哈尔滨东南部,牡丹江南部,伊春北部,萝北、桦川一带一般为300mm~400mm,接近常年;齐齐哈尔南部、大庆南部、绥化北部及佳木斯、集贤、富锦一带一般为120mm~200mm,比常年偏少5成左右,其他大部地区为210mm~290mm不等,比常年偏少2~4成。全省大部地区在4、5月降水偏少的情况下,初夏大部地区依然持续少雨,致使全省大部地区6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9成;7月本省降水过程频繁,强度大,但8月全省大部地区比常年同期偏少2~8成。秋季(9-10月)平均气温为9.9℃,比常年偏高1.3℃。全省大部地区偏高1℃~2℃,只有大兴安岭、黑河北部接近常年。9月15-22日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各地日最低气温下降5℃~12℃,全省各地相继出现霜冻,大部地区比常年同期偏早。秋季降水量为41.7毫米,比常年偏少51%。除大兴安岭北部接近常年外,其他地区均偏少,其中哈尔滨、牡丹江、七台河及鸡西西部偏少2~4成,其他大部地区偏少5~8成。 (马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