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对外宣传工作

  组织了黑龙江省在第89届广交会期间系列活动的宣传工作。在广交会上,举办了《黑龙江之春》主题晚会及包括经贸旅游洽谈会暨绿色食品美食周、《美丽富饶的黑龙江》图片展在内的黑龙江活动周系列活动,在当地及舆论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组织了第12届哈洽会及2001年广东一黑龙江经济贸易合作洽谈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哈洽会期间共接待海内外136家新闻单位586名记者。各新闻媒体共发出消息、通讯、特写等文字、图片及声像稿件2 670余条,组织或参与策划的新闻发布会、报告会共49场。
    组织了2001年香港国际美食博览黑龙江绿色食品园暨农业合作项目洽谈会的宣传工作。突出宣传了本省绿色食品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和巨大发展潜力,以及本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举措和大的合作项目及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外国驻港传媒、中央驻港传媒、香港传媒近27个机构40余名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进行了采访。
    组织进行东北亚地区社会发展对策国际研讨会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过组织中外记者对会议及考察民营企业的报道,介绍了本省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介绍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展示了本省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加拿大埃德蒙顿举办了《这里是黑龙江》大型图片展。展览内容共分为10部分,分别是:四季风光、自然资源、冰雪文化、绿色农业、工业基础、科技教育、民族生活、黑龙江一阿尔伯塔20年交流成果、剪纸艺术等,包括140余幅图片。还向观众提供了大量外宣品,主要有中英文版《黑龙江省概况》、中英文版VCD《黑龙江与世纪同行》,中英文版CD《放歌黑龙江》,以及三种宣传画。
    开展了首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的宣传工作。由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于9月8日在齐齐哈尔举行。齐齐哈尔市外宣办在北京、哈尔滨、青岛分别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共有中外新闻媒体100多家单位200多人参加了发布会。博览会共有6 000多人参加,其中来自美国、俄罗斯、台湾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2 000多人。大兴安岭、鸡西、绥化等市地外宣办,突出宣传了本地生态及生产优势。
    组织了国际滑雪产业合作论坛暨第4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首届冬展会的对外新闻宣传工作。会前,在省内主要媒体及中央有关媒体重点播发了这次活动的有关背景报道,编发了介绍投资环境和介绍本省滑雪旅游方面的文章及新闻资料,使省内外海外读者和听众对这次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共邀请了中央、港台及省城60多家新闻单位记者及协助外办接待5家国外新闻机构记者,对系列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组织了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湾TVBS等媒体对宋法棠省长进行了专访;组织了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东辉参加的记者招待会;组织了中央电视台、越南通讯社对王东华副省长专访。海内外新闻媒体共刊发文字稿294篇,图片近30幅;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新闻长度累计127分钟。
    开展哈尔滨第17届冰雪节的新闻宣传工作。哈尔滨市外宣办组织制作了冰雪节广告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5个频道连续播发了281次;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中国》栏目合作,对冰雪节进行了现场直播。同时,还邀请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全国15家上星电视台、港澳新闻媒体及美、英、日、德、俄等25个国家新闻单位共500多名中外记者在冰雪节期间到哈尔滨深入采访。冰雪节期间,国内外媒体共发稿1 500余篇。
    筹建了黑龙江省重点新闻网站--东北网。该网日访问量近30万人,已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周边地区对外宣传黑龙江的重要窗口。国内兄弟网站转发东北网稿件的数量不断上升,特别是人民网、亚洲传媒转发东北网新闻的数量,已占黑龙江新闻发稿总量的54%。
    开展网上对外宣传。黑龙江信息港网站在省内每项重要经贸活动中,都派骨干力量全程跟踪,收集信息上网。哈尔滨市政府主办的中国·哈尔滨政府网站全年共制作网页1 000余页,发布每日新闻2 000余条、100余万字,专题新闻200余条、20万字,政府公告100条,为民服务信息5 000余条。哈尔滨日报网站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冰雪节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对南方游客难以见到的江中采冰和人工造雪等特殊工序做了详细介绍。其海外观众访问量占总访问量2/3以上。齐齐哈尔组织炎黄在线等网站,仅在绿博会期间发布有关信息300多件(条)。牡丹江市在牡丹江信息港和镜泊热线网站开设了介绍牡丹江的网页,共刊发4万字、图片60余幅。他们还在深圳的中国台商网刊登了大量介绍牡丹江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的文字和图片,为中外客商了解牡丹江提供了一个窗口。佳木斯市组织了网上招商引资洽谈会,在农业、机电、化工、医药、轻工、城市基础建设等领域,同国内十几个省区的客商达成了合作意向,协议金额达17 546万元;还与法国威望迪集团驻中国办事处建立了联系,在垃圾和水处理方面与这个市建立了合作关系。黑河市筹建了《中国黑河》外宣网站,启动了边境城市的网络外宣工作。绥化市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以宣传百家骨干企业,推介百种地方名优新特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对外宣传活动也取得成效。
    搞好外宣品编辑制作。外宣办、省电视台集中力量拍摄了外宣片《神奇富饶的黑龙江》,从宏观上展现了黑龙江的自然资源、地域特色、经济基础等总体优势。该片在加拿大、日本、香港、俄罗斯出访和招商活动中多次播放,在本省各项重要会议、接待活动中播放。省对外经贸厅编印了《黑龙江投资指南》。哈尔滨市编辑出版的《天鹅城哈尔滨》,在全国外宣品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大庆市投入90万元,精心制作了大16开的精装画册《中国大庆》、中英解说词电视专题片《中国大庆》,已通过各种发放渠道发送到国内外。牡丹江市编辑出版了《北方名城--牡丹江》大型画册,并制成光盘,在北京、深圳、哈尔滨等地的大型经贸活动中播放,还与有关部门合作编辑了《牡丹江风光》专题片等。鸡西市编辑制作的《话说兴凯湖》光盘、《鸡西风光》画册、《今日鸡西》外宣画册,全面介绍了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概貌及招商引资的优势,在各项对外活动中发放。
    积极开展对俄宣传。黑龙江电视台的《你好,俄罗斯》节目从1993年起创办,已播出150多个小时。省外经贸厅举办的“2001年海参崴中国出口商品展销暨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期间,邀请当地媒体对大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使洽谈会实现进出口总成交额130 246万美元;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2项,合同金额1 864万美元。省社科院会同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佳木斯市在三江国际旅游节期间,邀请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少儿歌舞团在佳木斯活动2天,演出4场,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鸡西市组织力量编辑制作了电视对俄节目,提供给俄罗斯友好电视台播出;还与省电视台合作,联合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中国人在俄罗斯》,在黑龙江电视台播出。黑河市播出了俄语节目《信息集锦》和《中俄电视桥》,并与俄阿穆尔州电视台建立了节目交换关系,定期向俄方提供节目,使黑河的电视节目直接进入了俄罗斯主流社会。同江市通过与俄《阿穆尔涅瓦报》的友好往来,全年在该报刊发14篇新闻稿件,分别介绍了该市10年来农业大棚技术、交通事业发展、广播电视通讯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绥芬河市加大投资力度,形成了《绥芬河日报》、《边贸杂志》、《中俄互市》(中俄对照版)、《东方桥报》(俄文版)、电台、电视、网络等多块宣传阵地,促进了中俄边境地区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李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