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全年在对外友好交往、外事管理及为经济建设服务等几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对外交往方面,在巩固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同时,注意扩大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积极开辟南美、非洲的交往渠道,使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至年末统计,省外事办公室全年共审批因公出国和赴港澳团组2 764批9 102人次。其中友好交往团组249批929人次,经贸合作团组337批1 095人次,商务考察团组574批1 751人次,科技交流团组153批358人次;参加会展团组82批598人次,研修团组97批310人次,文化交流团组72批389人次,体育比赛团组25批137人次,培训团组188批614人次,设备引进团组26批98人次,其他团组961批2 823人次。省外办全年共颁发护照9 390本,其中外交护照13本,公务护照462本,因公普通护照8 915本。办理各类签证2 204批,10 369人次。省外办全年共邀请、接待来自70多个国家外宾244批,1 860人次,其中副部级以上团组33个。在对外交往中,首先积极推进对俄远东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高层交往频繁,通过省领导的6次出访,以及接待俄国家杜马主席和俄罗斯总统驻远东代表、俄外交部副部长及远东几个边区(州)领导人来访,进一步巩固加深了同俄远东地区边区、州的友好关系,充实和发展了中俄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其次,进一步促进了对朝、日、韩友好交往的健康发展。全年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研修生38人,国际交流员5人。通过对新澙、北海道、山形等三地各领域的交往,进一步巩固了友好关系。韩国方面,以地方政府间的交往为主,促进民间的交往,特别是促进双方企业间的交往。全年出访韩国忠清北道的团组12批103人次,接待忠清北道来访团组8批59人次。积极扩大和加强了对欧美国家的友好交往。全年向欧美国家派出的省级领导团组就有22批,出访了23个国家,其中既有原有的友好城国家,也有新朋友。仍然把巩固和发展与友好城的关系作为对外交往工作的重点,以友好城工作带动全省对外交往工作向深广方向发展。省代表团出访北欧时,与有关公司就林业开发、家具制造、乳制品加工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出访德国的省代表团,与萨克森·安哈特州签署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此外,本年内还积极拓展对非洲及南美地区的交往渠道,省代表团先后出访南非、苏丹、哥伦比亚、巴西、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国家。在进行友好交往的同时,更注重经贸合作项目的开展,省电站集团已与苏丹签订了电厂项目的总承包合同,肯尼亚、莱索托、乌干达、赞比亚等国大使也来省商谈电站项目的合作。“哈洽会”期间,埃及艾斯尤特省长埃提亚来访,双方签署了关于建立友好关系的意向书和农业合作意向书。在外事管理方面,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国外事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本省的实际,于9月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了《黑龙江省贯彻(关于全国外事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对外事工作管理体制、外事归口管理和审批、因公出国的管理、邀请外国人员来访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此外,本年中,还对自1979年以来由省外办起草的地方性法规、单独或联合制定的各种政策性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外事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利用出访和接待来访的机会宣传黑龙江,使外国的地方政府和客商对黑龙江省的投资环境、资源、产业优势及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投资信心,使各方面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俄合作取得明显成效,省代表团访问远东三边区(州)时,组织企业家代表团随访,牡丹江、绥芬河、东宁等地也派出企业家代表分团赴有关边区(州)考察洽谈,与对方企业签署了有关煤、黄金开采、森林采伐、农业种植、修建商店、医院以及旅游合作等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6个,合同金额2 480万美元;贸易合同14项,金额达23 538万美元。本年4月,省中小企业代表团赴韩国参加韩国大田市、忠清南道和忠清北道共同举办的中小企业产品展示会,有力地宣传了省地方企业和产品,有的参展企业与韩方签署了出口农产品和进口设备的协议。伊春市与芬兰美卓公司签订了引进造纸设备的合同,该公司还准备在哈尔滨建立造纸和木材加工研发中心和加工企业。省代表团访问德国时,与德国有关企业签订了综合开发废旧轮胎及煤矸石利用的合作意向书。省代表团访问加拿大时,与阿尔伯塔省经济发展部签署了《促进经贸合作谅解备忘录》。随团企业家与该省有关企业在进口种牛和奶牛、造纸企业技术改造、废油再生产以及软件、图像处理、数据库应用、航空探矿等方面的合作,都达成协议或意向性协议。 (张文双 单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