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2001年,全省共审计5 629个单位,查处违规行为资金1 995 436万元,已交财政7 067万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 995万元,促进增收节支3 525万元。提交审计报告、信息6 631篇,被各级地方党政领导批示、新闻单位采用1 382篇。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31起,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案件21起。预算执行审计不断深化,进一步促进了预算管理和依法行政。牢固树立“大财政”审计工作思路,加强了对国家财政资金的监督。全省预算执行审计共查处纠正了各级财政、地税以及各预算单位在具体组织、执行预算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建议纠正了地方政府、部门不当规定41条。在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各位常委对审计部门秉公执法、敢于碰硬、实事求是地揭示和处理问题给予了充分肯定。专项资金审计和行业审计在贯彻积极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厅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全省普教经费的投入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出本省政策性教育资金落实不到位,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等问题;对全省1999-2000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发放、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以前年度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拖欠养老金、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等问题;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进行了审计,发现大兴安岭地区、农垦、森工所在区域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低压台区投资计划不周导致概算不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目标暂时无法实现等问题;对全省土地系统1999、2000年各项土地收费及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各级土地部门未批先占和少批多占土地,擅自减免、缓交、欠缴以及挤占挪用土地出让金等违纪违规行为。开展金融审计和外资运用审计,防范和化解金融、外资风险。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省人保公司及其165个分支机构1999-2000年度资产负债损益进行了审计,揭示了人保公司经营管理不规范、险种结构不合格、市场发育迟缓等问题,找出了保险市场无序竞争、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等制约本省保险事业发展的原因;组织部分审计机关对14个国际金融组织贷援款项目进行了审计,在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审计中,发现本省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关闭后的接续项目未落实,不利于控制疫情等问题,宋法棠省长对此做了重要批示;对本省1981年以来利用日本、欧洲等国家政府贷款的38个项目效益和偿还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效益差、还贷困难、亏损严重等问题。经济责任审计普遍开展,对干部监督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加强。52个市、县审计局设立了专职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组织部分审计机关开展了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一些地市审计机关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年共审计2 086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根据审计结果,有890人平调,41人晋升,95人被免职、降职或撤职,6人受到党纪处分,16人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此外,审计厅组织部分审计机关对11户不具有证券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进行了检查。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在促进各部门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厅还组织全省审计机关认真开展了对下级政府财政决算审计、旅游行业审计、农业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建设项目审计、企业审计和省直各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审计署授权项目审计等工作。审计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年初的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将2001年确定为全省“审计法制建设年”。各级审计机关以贯彻落实各项审计准则为重点,全面强化和完善审计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了审计规范化建设。 (孙洪波 曲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