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1年,全省农业战胜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经受住了农产品价格低迷、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困难的考验,农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省粮食总产达到265.17亿公斤,比上年增长4.2%;农业增加值达408.9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收入结束了3年连续下滑的局面,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280元,增长6.1%。
2001年,全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继续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良种化工程良种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共设9种农作物17个育种招标项目。有81个竞标攻关课题组投标,经评审有26个单位中标。良种化工程田间优质品种在大旱之年生长良好。全省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26项,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1项,制定国家农业标准10项。在全省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新技术。种植业重点推广了玉米保护地栽培、大豆垄三栽培、水稻超稀植等技术,渔业重点推广了名特优新鱼类养殖技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从强化农业基础入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在西部、中部旱区,积极兴修小塘坝、蓄水池等水利工程和集雨工程,打抗旱井和水田补水井,发展坐水点灌、喷灌、微滴灌等节水灌溉。全省新打抗旱井1万多眼,增加节水灌溉面积13.33多万公顷。在东部易涝地区,加快除涝工程建设,新增除涝面积6.66万公顷。大力推广以深松为主体,松、翻、耙、碎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全省农村完成秋整地274.73万公顷,其中深松117.24万公顷,水田整地51.92万公顷,秸秆根茬粉碎还田203.73万公顷。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较好保护。认真开展了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先后治理了中小学、农村电网改造和“两工”中存在的问题。清理、取消和废止了一批加重农民负担的项目和文件。共清理不合理负担项目315项,涉及金额9 011.2万元,查结案件748起,减轻农民负担8 307.3万元。全省实行贫困包扶制度,126个中省直单位、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包扶全省67个县(市)及村,联系贫困户的干部达9.7万人,共向贫困户捐助资金1 804万元,捐助各种物资折合人民币2 323.7万元。为16个贫困县减免农业税3.9亿元,返还农业税11.5亿元,基本实现了“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加大了农资市场打假力度。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9 143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4 709个,查处违法种子1 875吨,农药97吨,肥料3 203.2吨,依法取缔非法制假售假窝点18个,罚款76万多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 210多万元。针对村级不良债务沉重的突出问题,出台了《关于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的意见》,全省采取依法清欠、以资抵债、划转减债等形式,共化解不良债务30.8亿元,占村级债务总额的28.8%。 (张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