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1年,垦区经济进入了高速高效发展的新时期,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其主要标志是:一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体制和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农场内部政企分开试点健康有序推进,31个试点农场全部完成改革方案报批工作,18个农场社区管委会正式挂牌运作。国有工商运建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股权多元化有新的进展。17家重点龙头和骨干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放小”工作稳步推进,改制中小企业285家,占应改制企业的49.9%,退出国有资本15.9亿元。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长期固定面积有所增加。家庭农场生产费自理率达97.7%。干部人事制度和事转企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二是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战胜了春涝、夏旱等各种严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达到86.1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7%;平均单产313.5公斤,比上年增长5%,是历史上第三个粮食高产年。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6.73万公顷,扩大了18%。按绿色食品标准种植面积达31.86万公顷。有机食品基地种植面积达2.2万公顷。三是以“两牛”为重点的畜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完达山在垦区的奶源基地达43个农牧场,奶牛数量10万头,同比增长37%,占垦区奶牛总量的72%,另外,还拉动地方奶牛6万头。四是强力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工业实现整体扭亏。通过加大完达山乳业、北大荒麦业、九三丰缘粉业、北大荒米业、九三油脂、北大荒麦芽、完达山药业等龙头企业建设和改革力度,重组整合、改制扩张,统一品牌,实现工业增加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税3.3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五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积极开展国内外经贸活动及经济技术合作,签订各种经贸合作项目605个,总金额107.5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7 17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六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财务状况得到改善。清理回收欠款14.2亿元,四项应收款占用额净下降7亿元,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80.4%下降到77.7%。七是努力实现“两个确保”,社会保险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离休干部、复转官兵的养老金实现了按月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两年实现当年一分不欠。企业养老保险征缴率达100%,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比省下达目标高10个百分点。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失业人员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面覆盖。八是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不断努力,解决了上市前的全部问题,10月31日通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将在2002年3-4月上市发行。九是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总结推广一批新典型和新经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涌现出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和标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优化了改革发展环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厂务公开工作有新进展。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民兵和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效控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保持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2001年垦区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 171元。实现非国有经济增加值达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实现企业利润3亿元,上缴税金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5%和5.8%。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3 650元,比上年增长9.4%。表明垦区经济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全面实现垦区“十五”计划目标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洪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