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2001年建材工业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促进企业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强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001年度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36.99亿元,同比增长5.1%;工业增加值15.18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1.10亿元,同比下降18.8%;利税4.81亿元,同比下降1.1%;亏损企业亏损额0.86亿元,同比增亏68.8%,亏损面为23.7%。水泥产量为910万吨;平板玻璃为585万重量箱;推广散装水泥336.4万吨,推散率37.9%;新增、改造14条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新增新型墙材2.2亿块标准砖,新型墙体材料占建筑应用面积比重33.0%。
    2001年,全省建材行业着重抓了如下主要工作:突出结构调整,抓好产业升级。紧紧围绕搞好结构调整这条主线,重点开展了新型建材产业升级和水泥产业升级专项工作,确定了升级项目计划,积极支持企业开发新型建材项目,支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干法水泥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共完成省里重点项目立项11项,其中新型建材项目7项,新型干法水泥1项,其他3项。牡水集团1号窑日产2 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已于2001年10月份投产,运行良好;绥棱二塑防水卷材项目也已竣工投产;小岭冶金水泥厂克服困难进行技术改造,形成年产20万吨水泥能力。哈天鹅实业股份公司日产2 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庆长垣立众管业有限公司年产1 000公里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项目已列入第二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黑河粉煤灰空心砖、双鸭山东方公司煤矸石烧结装饰砖等一批新型建材项目已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较大地促进本省建材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上大”、“上新”的同时,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认真落实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已淘汰小水泥生产线54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04.9万吨。
    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经营机制转换取得较好成效。齐齐哈尔市北方玻璃厂采取企业间债转股的办法,成功地将外欠鹤岗矿务局、双鸭山矿务局等单位6 789万元债务转为该厂的股份,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103%降至38%,并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浩良河水泥厂与龙江水泥厂联牌,龙江县水泥厂与龙钢水泥联牌,通过加强管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黑河水泥厂、甘南水泥厂等一些企业都进行了改制,由个人买断,转为民营企业,加快了国有成分退出中小建材企业的步伐。
    企业管理不断加强,扭亏增盈效果明显。哈尔滨水泥厂在2001年省内水泥市场不如上年、水泥价格下滑的形势下,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全年完成利润4 934万元,比上年增长73.2%;牡丹江水泥集团加强了企业外欠资金的清缴力度,使企业的外欠资金额大大减少,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佳木斯佳星浮法玻璃有限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理,由亏损大户变为赢利大户,全年赢利632万元,同比增长32.0%。鸡西矿务局水泥厂、哈尔滨小岭水泥厂、亚沟水泥厂等3家水泥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在全行业开展了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选活动,评出5个优秀小组、2户优秀企业和1名先进个人,上报国家受奖。
    贯彻执行水泥新标准,认真开展水泥企业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工作。着重对企业的化验室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先后举办了化验室化验员培训班和统计员培训班,培训人员300余人。安排部署了水泥企业化验室定、升级验收工作。
    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正当的权益,针对本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建材产品市场方案和实行建材产品审核备案管理办法。 (李新作)